而同样的,也是这个新年,远在肃朝的大山坳子村也过的不错。
虽然这一年他们遭了灾,但是老村长还是想法子帮大伙儿借到了粮食,而且还变相的帮了大伙儿。他家修房子和盖房子,用的都是本村的人,用的是猪肉和粮食抵工钱。
这好东西拿到城里换了糙米,一家子完全可以多坚持一个多月、奔着两个月去的。再加上之前借的粮食,他们坚持到明年开春似乎一点问题也没有了。这样怎么能不喜气洋洋?
接连三年了,接连三年日子都不好过,一年比一年差,如若不是今年秋天终于降雨,他们还不知道要面临什么样的日子,但是现在倒是好了。
总算是好了。
村里人都过得下去,而老李家又比别人家更好了不少。
其实很多人都不太懂,为什么老李大叔让他闺女李桂花迁到这边,要知道,大王村可比他们村子强的。然而没想到李桂花答应了不说,连她男人王大郎都没意见。
不过想来,有些年纪大的倒是看得明白,倒是还是老李头疼闺女。
王大郎在王家村是比他们村强,然而,他父母都过世了,小姑子小叔子都是半大的孩子,也没个帮衬,一家子其实还是很吃力的,但是现在在这头儿就不同了。
老李家男人多,都是李桂花的兄弟,自然会帮衬的。
算起来,日子肯定是比以前轻松的,这么想着,大家也都感慨起来。所以这闺女外嫁啊,得嫁个家里兄弟多的,而且,不能太小。不然这公婆没了,就日子难啊。
李桂花盖房子,用的是老李家的粮食和猪肉抵债,等到大王村的房子和田地卖了,她又当着家里嫂子还了银钱。这点,家里人都是晓得了。
不过他们不晓得,老李头和钱氏私下里偷偷的把钱又还给了李桂花王大郎夫妻,给两人感动的眼泪汪汪。
不过,老李头倒是也叮嘱了让李桂花不要把这些告诉几个兄弟,虽说儿子都是好的,儿媳看着也不错,但是老李头还是不想引发家里的不和睦。
毕竟,现在的情况就是,在好几个儿子好几个孙子的情况下,一般人都不会这样贴补闺女。
虽说老李头在家里说一不二,但是倒是也没有那个必要让他们起嫌隙,所以啊,这事儿也没旁人知道。
不过老李头在家里开家庭会议的时候,也把李桂花叫上了,他道:“海鲜的生意,到底不是在那们家的。那头儿给咱们指了一条路,就是收蔬菜鸡蛋什么的,这些都是要的。我想着,这些小伙计,由家里女人来做。开春就要种地了,我们都要下地,老婆子,你带着桂花和老三媳妇儿三人来。桂花和老三媳妇儿为人比较伶俐一点,适合做生意。至于家里吃穿用度,就交给老大老二媳妇儿,你俩比较稳重。你们有什么意见?”
大家自然是都没有意见的,纷纷点头。
老李头:“咱们一家子只要齐心,一定可以过得好。”
众人也燃起了热情,是的啊,他们这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虽然还没有开始种地,但是老李家已经很有劲头儿了,奔着蒸蒸日上。
“虽说天冷,但是也别在家闲着,上山捡个柴什么的,都是好的。”
“这我知道的,爹。”
他家几个小子,就没有懒的,说干就干,虽然冬天过年的东西准备的差不多,但是捡柴这种事儿,永远不嫌多的,正是因此,大家很快的又维持忙碌起来。
大羊二羊跟村里几个小子也一起上山捡树枝。
别看是冬天,别看是年底,这上山捡柴的人可顶顶不少呢,他们穷人家买不起炭,基本都是靠着捡柴了,周遭几个村子,就没拿特别富裕的,大家都是如此了。
一群小子往山里走,少不得遇到旁的村子的人,彼此也交流着各自的情况。
说起来,一般来说,大家都是有些看不起大山坳子的人的,他们村太穷了,像是周边的大王村,石家村,都比他们强不老少。不过,大羊几个还瞧不起石家村的人呢。
他们都从自家爷爷那里听说了石家村石夫子的事儿,按理说,这是那一家子缺德。怪不到村里人。但是,石夫子在村里也是做了不少好事儿的,石娘子被逼的改嫁的时候,可没一个人出来说一句话。
想当初,石夫子也是为一些有天分品行不错的孩子免过学费的,也曾帮助过村里的穷困人家。虽说,困难年月大家都难,可是大家若是一同讨一个说法,想来石家也不敢太过分吧。
而且石家村是有族长的,这个时候竟然不规范族人的行径,只能说,好事儿的时候这族里就冒出来,若是遇到不好的,竟是就后退,那要什么宗族,有什么用?
说到底,没人管罢了。
所以对于石家村的人,他们看到也要翻白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