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页

但凡能吃饱穿暖,又有几个人愿意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打仗?

因为这支商队的出现,辽国底层百姓的作战意愿持续降低,导致辽国的大王们又气又急,但他们不敢逼迫牧民们去打仗。虽然他们已经建立了国家,但总体的社会形态还是以部落形式存在,一旦引起底层部落的不满,那是真有可能抄家伙干你的。

更要命的是,这支商队除了羊毛之外,还高价收购辽国境内的各种特产,比如药材、人参、松子、榛子、木耳、貂皮、鹿茸等等,这更是激发出了辽国底层百姓的‘创业’之心,几乎所有成年男女全都采药、打猎、采集去了,都想着让家里日子能过得更好,哪还有心思去打仗?

短短十年时间,辽国就成了与大宋友好通商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让宋朝的皇帝都目瞪口呆。

边患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就靠着一支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商队?

不过这商队真是厉害,这些年生产出来的羊毛制品保暖又舒适,以前怎么就没人发现羊毛可以用来制成各种商品呢!尤其是毛衣,在寒冷的冬天穿上一身毛衣毛裤,简直不要太温暖。

还有辽国境内的特产,没想到物产竟如此丰富,尤其是人参和鹿茸,真是太贵了,简直就是抢钱,大宋皇帝都有点眼红的想把辽国打下来,自己做这门生意。

还好他脑袋没糊涂,知道自己的军队几斤几两。

现在这样就挺好,通过经商来维持两国的经贸往来,减少战争风险,大头巾们才能花前月下,歌舞升平。

不管怎样,和平就好。

……

幽州。

黄尚看了看今年的商队收益,点点头:又赚了一座恭王府。

“官人,喝点参汤吧!”白素贞端了一碗糁汤过来,微笑道:“别太累了。”

黄尚抬起头,伸个懒腰,道:“辛苦娘子了。”

“官人才辛苦。”白素贞道:“为了两国百姓的生活安宁,官人付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