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并不难理解。然而对于队员们来说,符号和话题背后,是他们曾经活生生的朝夕相处的伙伴,袭上心头的也只有又一轮的愤怒和悲伤。
“……之前我们进行过分析,如今,流出的录像内容,再次验证了犯人的病态心理……”
“因一场突发事件,大竹健在童年便遭受了重大心理创伤,这为他后来的行为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流离失所的少年时期,被人忽视的成年,更让他在爱与关注上从未得到满足。”
“从事件结果可以看出,他最后遵守了约定。这代表相泽警官通过了考验,满足了他对于正义的定义,我们甚至可以说,她获得了他的认可。在此之前,凶手对此司法和制度是完全不信任的。在他心里,二者都与失去母亲的痛苦紧紧连接着。”
“谁关心他是怎么变成人渣的啊!”
角地没忍住把报纸捡起来,没看几行就团成一团扔了回去,仍旧气不过,干脆把整个垃圾桶拎去了外面。
“其实,只是想承认他们具有先见之明吧。”
草野默了会,道。
如果说不管是报纸还是杂志,用词与分析尚且会有一定的控制和收敛,如餐厅般实打实的公共场合也会让人顾及现实中的形象,那么,匿名的网络毫无意外是自由之地。
“哎,就我认为女警察脑子不够清楚吗?不管最后那个人会怎么样啊?”
“毕竟那是一条人命,不管还叫警察吗?”
“要是我,就说自己不知道,不去承认那人的存在。”
“你真是蠢得令人发笑,有录像!”
“你才是蠢,她又不知道有摄像头。”
“能不能找找发言的逻辑,你们不觉得自己说的话很没道理吗?有录像,事后她逃脱不了责任的。”
“谁懂?这种情况法律上需要负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