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太大了,不像是具体人员的缘故。
她愣了一下,立马知道了问题出在哪儿。
——组织在政府里有她不知道的暗线。
她的一个方案卖两次的计划,对boss的说辞是,掌握了政府的监控系统, 窃取国民全员资料,将组织活动实现隐形;对警方则是, 以监控和居民数据库为基础, 达成人工智能预防犯罪。
这两种措施都需要一个前提, 那就是监控的大量密集设置,以及居民数据资料的电子化。
以大家族出身的[佐久间佑穗]为棋子,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正面推动这一切,完成初步的基础建设之后,就可以实施[偷家],完成“我利用我自己”。
不做则已,要做的话,就要把所有一切都握在手中。
在放弃人工智能诺亚方舟前,枡山瞳原本是这么打算的。
但是,没有了强人工智能的帮助,再好的脑力也无法控制程序不被滥用,更别提减少不必要的损害了。
对boss的说辞会变成彻底的现实,借由犯罪预测系统的建设,组织可以得到居民资料的权限,乃至侵入更多机密。
她想要的是控场,不是直接把红方全送上天。
到时候,可能结合人脸识别功能和全民资料数据库的程序会反馈说,【异常!异常!游乐场今日2万人流量,对比出入人员面貌,唯一对不上号的是一名叫做工藤新一的高中生】,再跳出来裹着过大外套的【江户川柯南】图像,故事就直接结束了。
明明废弃了这个计划,也打算不去游说相关人员了。这样的话,仅凭[佐久间佑穗]的一次展示,是绝无可能使得方案被采用的。
哪怕从正方来讲,犯罪预测是个一顶一的好计划。
毕竟,犯罪管控的整个方案周期长,耗费资源巨大,更涉及等敏感地带的诸多特点,导致它短期看不到政绩,兼具踩雷频频,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政治家们不会优先考虑的主张。
这也是为什么在计划里,枡山瞳需要从正方佐久间的背景,结合组织的关系双管齐下,去推动方案实施。
紧急叫停之后,为什么又会被上面考虑采用呢?
只有一种解释,在boss示意下,超出她掌控的组织人脉出手了。
那位先生老奸巨猾,积累了近百年的力量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