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页

从大周开始 混乱不堪 1412 字 2022-11-27

一旁的明兰忽然想起了往昔在家中和几个姐姐学琴的血泪史。

唯一一个学成了的就是四姐姐墨兰,至于如兰和明兰,两根朽木不知弹断了多少根琴弦,把教授琴艺的师娘不知气炸了多少回,袅袅魔音摧残着盛家上下数月,最后师娘无奈的对二人说她们不适合学琴。

不只是琴,琴棋书画这四艺之中,明兰也就棋艺和画意能够拿的出手,其中以棋艺的造诣最高,明兰原本就聪明,目光长远,再加上卫允这个“变态”的舅舅,尤其是知道明兰在琴艺和书法上那烂的吓人的天赋,便着重培养了明兰的数术和棋艺。

这丫头也争气,不论是数术还是棋艺都学的又快又好。

子衿和旭哥儿来了,可算是把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张氏终于松了口气,捏着帕子的手轻抚胸膛,立马加入考较旭哥儿和子衿的队伍之中。

几天之后,慢慢吞吞的丁健总算是替几个孩子取好了名字,老三取一个昂字,老四取一个旸字,至于老五就取了一个子袂,袂字取自《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那句: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听丁健说那日他在书房之中翻书,看见这一句的时候,一眼就相中了这么袂字。

三个孩子的名字就这么定了下来,老三昂哥儿,老四旸哥儿,老五就叫子袂。

对于两个男孩儿名字卫允倒是没什么意见,但是对于子袂这个名字,卫允却翻了个白眼,但看到丁健那个开心的劲儿,想想也就没说什么。

由于小卫氏这次生孩子身体亏损的有些严重了,丁健无论如何也要让小卫氏坐双月子,让小卫氏好好补补,待到身体完全恢复了之后再出门,免得因为身子太过虚弱,被外头颇凉的秋风一吹,再受个风寒什么的。

对于丁健的这个决定,卫允表示自己举双手支持,双月子就双月子,只是不能出门,过了第一个月之后,小卫氏便是在屋里舞刀弄枪都行,但有一点,不能岀屋吹风。

八月中旬,西北传来军报,西夏二十万大军陈兵在榆林之外,与英国宫几番糜战,双方都损失不少。

西夏军悍勇,战力胜于西北军,可西北军却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有坚城可据,还有装备之上的优势,大周的弓弩之犀利,远超西夏与辽国。

再加上英国公老持稳重,经验丰富,深知双方的实力相差悬殊,便下令沿线所有边军皆不准出城与西夏军野战,沿线所有城池,皆进入最高的战备状态,据城而守,军民一心,虽然打的艰难,但一时之间倒也不至于被攻破。

而且英国公一早便下了坚壁清野的命令,在锦衣卫的配合之下,自榆林至庆州一带的大周百姓已然悉数都被迁往庆州和延州往内安全的地方,不留给西夏半点可趁之机。

英国公在边疆驻守数十年,对于这些异族的手段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若是不进行坚壁清野的话,只怕到时候这些沿线的百姓,都会成为被西夏大军驱赶的前军。

到时候把这些百姓往城墙下边一放,后边的西夏大军紧紧跟着,只要城门一开,到时西夏的骑兵便会长驱直入,到时候城破只怕就在旦夕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