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多的到稻田里头,充斥着为家人的欢声笑语,金灿灿的稻穗之间,一个个弓着身子,在田间快速的追逐着,时不时还能听到水流翻腾,鱼儿在水里扑腾的声音。
一家子人一直在田里折腾了近一个时辰,巳时二刻的时候,才纷纷依依不舍的从田里走出来。
不过每个人的衣服上,头上,脸上,手臂上,都或多或少的沾了不少泥。
小白杨最是凄惨,整个人像是在泥水里打了个滚一样,活生生变成了一只小泥猴。
原因是他在追一尾速度一场快的鱼儿之时,直接扑倒在了田里的浅沟里头,身上那件短打粗衣早已不成样子了。
最后,一家人总共收获了将近一百条鱼,多半都是两斤左右,个头最大的一只,足足将近三斤的重量。
而前期丁健往田里放了一百五十尾小鱼,还有卫允时不时从河里钓出来的小鱼也陆陆续续放进去四五十条。
总的来说,这一批的稻花鱼,损耗接近一半,其中绝大多数应该都是被白鹄和其他的飞鸟抓走吃掉了,还有一些应该是不适应田里的环境死了的,亦或者是自己从田坎跳了出去,翻到别人家田里,顺着水流游到水渠里头去的。
小卫氏直接在田边的水渠里头把自己收拾了一下,洗去脸上、头发上沾染的泥水,和丁健并排坐在平整的石头上面泡脚,夫妻俩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灿烂笑容。
而卫允则直接带着小白杨和水生提着鱼儿跑去了河里,在河边用石头垒起了两个小水塘之后,把鱼儿都放到水塘里头吐泥,然后用竹排和从折来的树枝盖在顶上遮阳。
三人弄好之后,便直接跳进了河里把身上从头到尾洗了一遍,然后留下水生在河边看着鱼儿和木桶木盆,卫允则带着白杨还有小卫氏夫妇回家去做腌鱼的准备工作。
其实腌鱼最好的使用小米和糯米,卫家小米的储量不多,现在去城里买的话花了时间太多,有些得不偿失。
不过卫家的仓库里头倒是不缺糯米,小卫氏带着小桃花将糯米洗净之后泡在木桶里,卫允则带着白杨指挥下人洗出来好几个空置的坛子。
吃过午饭之后,卫允和丁健带着人去了河边,和鱼都弄回了家,然后留出二十条准备拿去送礼,其余的就指挥着下人将鱼破开,取出内脏洗净,均匀的抹上按卫允的法子制作出来的精盐,铺上喜好的糯米,然后放入坛中,密封,将坛子搬到阴凉干燥处,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指挥着下人做了十几条之后,卫允和丁健夫妇二人便提着鱼儿和节礼出门去了。
林族长家,里正家,六叔家,还有几个村中年纪大,威望足的老人家里,每家都送上了两条新鲜的稻花鱼和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