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皇后娘娘在这里长大,并且支持村里人做生意,免费开设学堂,让周围想念书的娃们有去处。
二十多年后,很多人功成名就,出银子出力,现在的颍川,今非昔比。
马车进入颍川的城门,立即让人感觉到不同,青砖铺地,道路宽阔而平坦,周围的商铺,二层小楼,建造得很是气派。
没有繁复的花纹和壁画,简单清爽,似乎更符合莫小荷的审美。
南来北往的百姓们,挑货的,拎着小篮子去买菜的,人们脸上带着笑意,是发自内心的,显然在这里过得平淡安逸。
“娘,颍川真好。”
一座城,从建筑,百姓们的行头就能看出它的底蕴。
百姓们见面打招呼,点头微笑,偶尔有几个大嗓门,也显得格外的豪爽可爱。
在路旁一打听,提起皇后娘娘所在靠山村,人人皆知,据说村口有皇后娘娘的铜像,他们每年三月三年都要去跪拜。
“咱们莫家走到今天不容易,多亏了皇后娘娘。”
李氏言谈间止不住地骄傲,她教育自家闺女,“千万别觉得是莫家的族人,便飞扬跋扈,给莫家摸黑,咱们不说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好。”
享受族里的照拂,同样的,也别给族人拖后腿。
“娘,我晓得。”
莫小荷赶紧拿出画纸,记录颍川的繁华,她突然为堂姐莫大丫可以,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未婚先孕,能得到夫家的尊重吗?主要堂姐的婆家并不是好人家,如果得知她少了族人最后盾,还不知道会怎样。
靠山村在以前只是个小村落,如今通向村里也是一条笔直大道,马车在路上飞驰,一点不颠簸。
冬日里,上的两侧是蒙蒙的雾气,又像一副淡淡的水墨画,恍若仙境。
靠山村以前是混居,而后渐渐成为莫家族人的地盘,村里其他人搬到了村外围,由莫家统一建造了砖瓦房。
走进靠山村,就好像进入到风景优美的法国小镇,遍地二三层的小楼,明显带着西式的简直风格,只有村口的祠堂修建得中规中矩。
一行人达到村口,族人热情迎接。
众人彼此谁也没见过谁,却泪湿了眼眶,“等了很多年,亲人们终于回来了。”
“是啊,我们回来了。”
莫景山哽咽不能言,在很久很久以前,莫家就是个团结的大家族,因为一些原因,才迫不得已,四分五裂。
“族里已经安排好了屋子,听说老妹妹身子不太好,赶紧让村里的郎中来看看。”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说话声音中气十足,听说他是皇后娘娘的大伯,在京都总是念念不忘故土,这才回来打理靠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