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里面的人深居浅出,也少于周围的人家接触。
宅子里面有个大池塘,秘谍司潜入确认过,池中的鱼确实和秘谍司里面那些是同一种。
当然这不是关键证据,关键证据是在他家隔了两条街的一家铁匠铺,就做过那样的双面小铁钩。
要知道现在整个长安城的铁匠都在工匠协会之中呢,要查这么一个事情,属实不是什么难事儿。
在打造铁钩的铁匠帮助下,很快就确定了,当时去打造的正是这家里的一个伙计。
等到绿依晚上潜入这家宅子,放上两个窃-听器以后,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唐平的人掌握了。
不过唐平也没有收网,这宅子里面的人明显就是站在前面冲锋的,要抓就要抓到幕后之人。
反正对方对于唐平来说已经是无可遁形了,也不怕他们再蹦跶些事情出来。
“表哥,你看,这稿子这么写有没有什么问题?”
李承乾手里拿着的是打算刊登在大唐周报上的稿子,主要就是写了这次的铜碑事件的始末,还有其中的弯弯绕绕。
也是在提醒大唐的百姓以后遇见类似的事情,不要上当受骗。
唐平接过来看了看,不得不说,虽然是用白话写的,但是这文笔专业性一点不比后世自己见过的那些记者写的通稿要差。
“这谁写的?写挺好啊!”
“王绩写的。”
“王绩?”唐平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然后灵光一闪的问道:“写《野望》的那个?”
之所以想起这篇初中课文,是因为当时和苟少群他们出去上网,结果忘记背诵了,被老师狠狠罚抄了一百遍。
那王绩的名字也写了一百遍,
没想到今天在这里听见他的名字了。
“对!”李承乾有些得意的说道:“贞观初年,他因病罢官,不过我又好不容易给他请了回来。”
可不能小看现在李承乾那一套办报纸的班子啊,其实李世民把很多以后留给李承乾用的人都给弄过去了,既能培养他们之间的感情,又能增加他们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