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才他的内心去考虑的话,他是非常厌恶倭寇的,恨不得所有倭寇都立刻去死。
但是,在密函里李天胜也说了宁夏镇那边人口短缺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非常现实的,朱常洛也不得不去考虑。
所以,一时之间,朱常洛也有点纠结起来。
看着纠结的朱常洛,钟化民说出了他的建议。
“殿下,臣以为此事可以这样办理。对于倭寇,当以雷霆手段,该杀则杀。但是,对于朝鲜之民,我堂堂天朝就要负起大国的责任。现在,朝鲜百姓在倭寇的铁蹄蹂躏下,早就失去了往日的家园,现在他们都流离失所在战乱不断的危险境地之中。臣以为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我们的仁慈和宽厚,允许朝鲜百姓进入到大明境内,然后再有我大明统一安置,给他们一条活路和安定的生活。”
朱常洛听完钟化民的话后,他眼睛一亮,这个提议好呀。那么多备受战乱摧残的朝鲜百姓们,他们现在在朝鲜本地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如果,这时候大明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进入到大明境内,那岂不是就可以缓解一下朱常洛这边的人力需求。
朱常洛说道:“钟府丞此言果然是谋国之言,孤深感欣慰。”
钟化民听到朱常洛这样夸奖他,他也非常开心。现在,皇太子监国了,他又身为朱常洛身边的近臣,虽然名义上他还是只辅助管理宗室之事。
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已经成了朱常洛身边不可或缺的谋臣了。朱常洛有很多拿不定主意的事情,都会摊开了让他参与进来,提一提意见的。
所以,现在钟化民觉得,只有一有机会,他肯定就可以“一遇风云变化龙”的。
钟化民道:“臣也不过是随着殿下的思路去想的。这些朝鲜百姓们在朝鲜饱受战火,死了也是白死。还不如在这个时候,我们大明站出来表示出我们对朝鲜的仁德,让这些可怜的百姓们可以过境到大明安置。”
朱常洛道:“不错,这个法子确实可行。识字的会说汉话的可以留到西山皇庄里面录用,不识字不会说汉话的就可以送到矿场去工作,然后包吃包住,让他们在那边安居乐业下来,长此以往,不仅人力的问题可以解决,朝鲜也会因此更加的融入到大明的治理之中,这对于以后的抗倭大局,还是很有帮助的。”
现在的朱常洛是真的馋上了朝鲜人口,现在北直隶的人口,虽然在内阁和顺天府的撬动下,也在缓缓的向西山皇庄汇集,但是这个速度还是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