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

“太子是储君,历代皇上都是更看重储君的。”

太子得了这个答案就像是没得一般。

“自从诸皇子封爵,舅公屡遭参本,已然被停止在府反思,孤奶兄伴读也都在职缺处隔了职。诸皇子行走六部,皇阿玛多有夸赞,不到两年,均能成器。”

武安宁没想到太子会那这事说给她听。

这样的局势,忍两三年没问题,但要忍上十多年,就困难了。

太子在宫里,想在外发展势力只能靠外家,而且一旦有异动,也能很快为皇上所知并且被打压。而不像皇子,慢慢地权重,在外养臣子接受臣子投靠,扩张势力简直太方便。

太子虽然在名分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遇见长寿爱权的皇帝还不如一个皇子容易登上帝位。

去年他即时弥补,将奏折事事请奏皇阿玛,可之前到底还是给皇阿玛留下了印象,这大半年,皇阿玛向他问政都少了,就只让他读书。这样的局势,让太子生出了焦躁之意。

原本太子不准备和任何人说,但是今日碰巧遇上了宁贵妃,而宁贵妃这几年都向着他,对他多番提醒,更放任睿康和胤禅亲近他,加上他心里本来就因为各种短暂的相处,认为宁贵妃是可信的。

所以,他问了出来。

在太子心里,只要不要威胁到皇阿玛身上,只是说他的迷茫和处境,宁贵妃不但不会透露给别人,也许还能给她出出主意。

太子这样的心思转变,中间有武安宁很大的功劳。

武安宁这些年多多少少在暗中提醒太子,已然让太子生出错觉她是向着他的人,再有睿康和胤禅的亲近,对太子来说,就是宁贵妃向着他的表态。

第135章

武安宁轻轻一叹,说道:“殿下,你是太子。”

却不再说了。

太子有两个意思,第一就是天然的继承优势,只要不犯错,他就能顺利接位。第二,他只是太子,不是皇帝,不要想不该想的,也不要伸手不该伸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