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稍微改动过后,一式两份,男人名字叫叶楠,这么好听的名字放在这个男人身上白瞎了。

梁沫只能腹诽,虽然这次协议内容不算满意,总体算下来,也算是保证了她以后发展,迈出了第一步,只要踏踏实实的,以后的路也会走的平稳。

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越来越多的村民意识到,梁沫家来来往往的生面孔,并不是所谓的亲戚朋友,而是游客。

这么个穷乡僻野的地方也有人愿意来?

村民起初不相信,可渐渐的,发现梁家有些不一样,老两口脸上笑容多了,腰背直了,就连新买的房子也重新翻盖了。

虽然听说梁家贷了款。可梁家人身上的精气神不会骗人,只有挣了钱的人才会天天这么神采奕奕的。

没有不透风的墙,渐渐的也有人效仿,可住在他们这里的游客茶山不接待。最重要的活动,他们提供不了,就只能眼红,村子里对梁家冷嘲热讽的人多了起来,说什么都有,主要说梁家不地道。

老两口听到外面的风言风语有些抬不起头,可他们老实本分了一辈子,只能听着,却不敢反驳什么,甚至还觉得自己家是有点过分了。

梁沫因为在考虑其他的挣钱方法,便没注意这些,直到村长找上门。

村长上门的时候,梁沫正在拓展她微店的业务,不只单纯的卖本地特产,还将茶叶分门别类,根据品质进行销售,当然也有噱头,纯手工炒制,甚至可以根据购买者的爱好,加大或缩短炒制时间。销售的效果还不错。

梁沫计算着收益,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按照这个形势下去,银行贷款还完,还会有不少剩余。有了剩余应该再扩大经营范围了吧。

伸了个懒腰,梁沫从房间里走到院子里,发现村长正和父母在说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