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0页

还有这段时间妻子的为人处世让他有一种新鲜和好感,且自己腿受伤之后妻子也没抱怨过半句便把家中大小事揽在身上,这种品德如何不让他钦佩和尊敬。

任大是花了三天时间终于说服了婆婆,她也是见儿子执意拖家带口,不跟着也不行。

自己也没胆量说一个人在老家生活,她年纪太大了,累点的活都做不了,只有依靠儿子。

举家搬迁去外地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其中最费的还是口舌,好在都过去了,孟离叫让任大安排一些杂事,比如说如何对外说。

如今有政策,想要去外地必须要官府颁发类似通行证的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他们一家是出不去的,而这个通行证让任大很头疼,他问孟离:

“需得多少打点他们?”

说得是官府的人,在任大心中找官府的人办事都得打点,不然绝得不到通行证。

按理说也是这样,只要你舍得打点一下,通行证很快就下来了,但孟离不愿意在这些地方花费了,便对任大说:

“按照我们家这个条件没必要打点,你只需要哭穷哭诉一番,然后告诉老爷你要投靠兄弟,说当年你搭救了一个兄弟,如今人家发迹了,请你带着孩子过去为他做事。”

“然后再给老爷保证若是发迹了定会回来报答他。”

任大说:“这能行吗?可那老爷若是有点良心也不会死命剥削我们了。”

孟离笑:“有用的。”

“因为他见你实在拿不出来。”

若是条件比这家稍微好一点的人家去求县衙的人,县衙的人多少也得酌情收点,但他们家一穷二白,县衙那边的人即便是想收都想不出这个家有什么可给的。

这个嘛,就有点耍无奈的意思了。

其实这对县衙来说就不是什么大事,查明需要通行证的人的底细之后盖个章便是,没什么成本,又不像求他们办别的事,他们多半会同意。

好多人都形成了固定印象,就像任大,觉得不给东西打点事情就办不下来,所以都主动打点,没条件打点的索性不去求,反倒是让县衙的人省心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