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页

总是皇帝并不太瞧得上孤筝这个女国师。

孤筝的话选择性相信。

皇帝都不太瞧得上国师,底下有些臣子更瞧不上国师。

但国师一职历代都有,且作用巨大,他们且也信鬼神之多,还是不敢说不要国师,不然孤筝的国师之位,也不一定保得住。

皇帝是个昏君,朝中官员与地方官吏勾结收刮民脂民膏,皇帝没钱了也加重税赋,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各路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此时外族也趁机屡犯边境扰大戚国土,抢夺百姓和财物,甚至已经要突破防线,入大戚国境。

至此,大戚国内忧外患,开始急速衰败,摇摇欲坠。

而在此之前,孤筝就占卜了一挂,便是大戚气数将尽。

她也不能告诉皇帝,啊,你的大戚要亡了,按照暴君的性格,怕是要气得当场杀了她。

再说,这种话说出来只能动摇人心,怕是朝中的官吏,也生出退缩之心。

就是军中官兵,也怕是要被国师一句话扰了心智,自暴自弃。

她再三劝皇帝,要加强边疆防守,不要再任用小人,不要再沉迷美色,奈何,皇帝不听。

她还告诉皇帝,要谨防外族来犯。

这些都是她根据时事推算出来的大概,最有可能但不一定会发生的后果。

民间怨声载道,也恐有起义军起义。

若是往任皇帝,国师都这样说了,那定会引起重视,至少先防备着。

但这位皇帝不是,他不甚在意地挥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