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不在意,反正习惯了。
大家一起说说笑笑,聊聊孩子的学习,然后说说那些工作赚钱。从村里出来打拼的人,一般都没有多少的文化知识,最多就是认识几个字而已。
有些人,连字都不认识。
有人卖菜,有人卖烤鸭,也有人开早餐店。他们想的不是如何做大,而是多赚一元几角。
这些人,有人会卖一辈子的菜,也有人会开一辈子的早餐店。
即使忙得心口发疼,他们也没有想过要请人,一直自己干。好像请人后,就能亏一大笔工资一样。
能看到的多是眼前的利益。
他们的见识还有阅历,局限了他们的目光眼界。
就好像爸妈,即使忙也舍不得请人,想到的是请人要花费工资,却不会想请人之后会增赚多少。
用人也喜欢熟悉,对外人有着天然的不信任。
外省的人越来越多,阿妈一再的告诫他们姐妹,千万不要嫁到外省去。其实,这是很多本地人的一个想法,一个思想的隔阂。
不过会随着时间和发展而慢慢的打消。
“小五很厉害。”喜堂叔给陈白羽一个红包,“好好读书。以后不要像我们这么辛苦。”
喜堂叔在东莞种菜已经很多年了。
因为当初没有及时赶回去参加三叔公的葬礼,和炳堂叔的兄弟关系恶化。现在,炳堂叔已经闯出了名堂,但喜堂叔却还要还了几亩地的菜田而苦苦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