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

阿婆说要带一些肉。

“让学校饭堂的阿姨帮忙加热。”

“要不,就给钱学校门口的小饭堂,让他们帮忙加热。”

过年和年例,不少人给阿祖送了红糖片过来,阿婆也收拾一些给陈白羽和两个姐姐。

阿婆又让阿妈炒三罐萝卜干。

“多放些油。学校少油水。”

“话梅和甘榄也带一些去给同学。”

收拾着,收拾着,就已经两大包了。

陈白羽扶着阿祖站在大门口看挂了灯笼的农场。

因为年例,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门口的果树上挂了灯笼。陈白羽家也不例外,大门口的三棵龙眼树都挂上了阿公用竹篾做的灯笼。

家家户户的屋前屋后都挂着大小不一的灯笼,如星星点灯,如星星落入农场,一闪一闪的,美不胜收。

陈白羽站在门口,看着星星点点,有些感慨,“真美。”

“嗯。”阿祖看着远处,然后抬头看龙眼树上的灯笼,“你阿公的手艺就是粗糙,有些红纸贴不均匀。”

“我画得好看。”陈白羽在灯笼上画了‘五谷丰登’,画了‘年年有鱼’,看着就喜庆。即使是臭脾气的阿公也夸赞了一句:画的好。

阿祖笑了笑,“是。我们小五画得好。”

“不过,李白画得最好。”阿祖摸摸陈白羽的头,“你还有得学呢。李白的皮毛,你都没有学到。不能骄傲。”

“是。”陈白羽画画没有天赋,画出来的画也没有灵气,用李白的话说就是‘死板,生硬’。

其实想想,除了曾经被钢琴老师不知道真假的夸赞了‘有天赋有灵气’外,再也没有被人夸赞过‘有天赋有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