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罗顺势道:“既然太妃喜欢,那今日奴婢就为太妃重新梳这个发式罢。”

太妃笑着摆首:“那发式只有小姑娘梳才好看。我若现在再垂两道薄如蝉翼的长鬓下来,别人该说我老妇聊发少女狂了。”

这话听得阁中内臣侍女都笑了起来,气氛显得很轻松,蕙罗遂浅笑着继续建议:“太妃若喜欢长鬓的发式,不妨试试晚唐后妃常梳的抛家髻。那种发式状如椎髻,留有长鬓,但是用刨花水贴面,呈两鬓抱面之势,顶髻簪花,额发上再加几枚同心花钿,妆容十分雍容华贵,很适合太妃选用。”

太妃想想,道:“也罢,你先梳来看看,若不好再改回来。”

蕙罗答应,立即开始为太妃梳抛家髻。

修剪好太妃两道长鬓,蕙罗打开奁盒取出刨花水,沾湿鬓发令其贴面。太妃闻见香味,便问蕙罗:“你这刨花水挺香的,不是用榆树刨花泡的么?”

蕙罗道:“还是用榆树刨花,但里面加了薄荷、香白芷、藿香叶、当归等几味药,经常用来抿头,可使头发乌黑而不易落。”

太妃听了,又取刨花水来闻了闻,像是很喜欢,还对身边的内人说:“你们都学学。平日里都是一般梳头,怎么就没人家这心思?”

一群内人怯怯地应了,蕙罗这才想起,圣瑞宫与别处不同,自选宫人若干,平常一切起居膳食之事全由太妃宫中内人来做,不大用六尚二十四司的女官,所以以往给她梳头的应该就是答应的这一群人了。

贴完鬓发,把额发分成几缕,梳成云尖状后,蕙罗为太妃挽好顶髻,再簪上两朵做成并蒂莲状的绢花,又选了一个点翠凤鸟衔珠步摇cha上,最后在额发上贴大小七枚云母、水晶和碧玺做成的同心花钿,这抛家髻便完成了。这发式果然雍容华贵,太妃左右侧首,反复细看,不禁喜形于色,道:“这样一梳确有新意,简直像换了个人似的。”

卢尚宫等人也纷纷称赞,说娘娘这妆容既华美又显年轻,还如初入侍神宗时一般。太妃大悦,当即握住蕙罗的手,笑道:“若不是官家也离不开你,我真想把你留在我宫中,天天为我梳头呢……不如这样,以后你午后闲时就往我宫里来一趟,教教我这些梳头的丫头。怎样梳妆,怎样调香,但凡你知道的就都教给她们罢。”说到这里她顿了顿,加重语气强调,“只要你对官家和我尽心,我决计不会亏待你的。”

说罢便命人取来珠玉首饰及衣物若干,赐予蕙罗。蕙罗连连推辞,太妃并不收回,径直命两位小黄门把所赐之物送往蕙罗居处。又再三询问蕙罗是否愿意教授圣瑞宫内人,蕙罗只得说:“须先回过官家,若他无意见,奴婢自然是可以过来的。”

太妃道:“只要我开口,官家岂会不允?”立即便掉头吩咐卢尚宫,“你且带沈内人去见见我宫中梳头的丫头,让她们今日先拜个师。”

卢尚宫领命,带蕙罗出去,在太妃寝阁后一处宫院正堂中坐下。少顷,两列内人鱼贯而入,在蕙罗面前列队站定,再一齐下拜,但见满堂翠鬟云集,粗略看来,至少有四五十人。

蕙罗忙起身回礼。待这拜师仪式结束,内人们退去后,她忍不住问卢尚宫:“人怎会有这样多?太妃不是说只教‘梳头的丫头’么?”

“这些都是梳头的丫头呀。”卢尚宫道:“圣瑞宫中专管太妃巾栉服玩之事的内人明里是八名,但她们每人手下还有五六个无职事的私身,加起来就有五十余人了。”

蕙罗叹为观止,心想以往听说圣瑞宫中内人侍者甚多,约有七百余人,而今看来,仅梳头一项就有五十余人在伺候,那宫人总数逾千只怕也有可能,俨然是个自成体系的小后宫了。

卢尚宫又道:“日后你要常来,还有一事须稍加留意:在圣瑞宫中,每人皆称太妃为‘娘娘’,你最好也这样称呼,太妃必会喜欢。”

大宋惯例,只有天子正室、皇帝嫡母,才能被称为“娘娘”,宫人对其余嫔御都只称“娘子”。听尚宫这样说,蕙罗低眉垂目,略略微笑,但没有清楚地答应。

回到福宁殿,蕙罗先去见皇帝,把太妃邀她教授宫人及厚赐财物一事说了,问赵煦是否同意,礼物要不要退回去。赵煦淡淡道:“没事,你午后可以过去。礼物既然她送了,你便收着罢。”

蕙罗轻声答应了。赵煦沉默片刻,又道:“以后向你送礼的人想必会很多,不管谁送的,你都收着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