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老爷子是高兴了,但无波师徒却郁闷了,虽说能得到武林名宿的指点当然很好,可这个名宿年纪未免也太大了吧?那身子骨,一个不小心就容易骨折,无波哪里敢出手?
程老爷子看无波的脸色就不高兴了:“小丫头,你这是嫌我老啊?”
无波立刻摇头,巴巴地说道:“我是嫌我毛手毛脚呢。”
那还不是一个意思?程老爷子气得胡子眉毛乱飞,眉毛倒竖道:“小丫头片子,我还没嫌弃你呢,你倒嫌弃起我来了!哪儿那么多废话,赶紧上来。”
无波四下求助,最后只能在大家既羡慕又同情的目光中走到程老爷子跟前,硬着头皮道:“老爷子,真的要打啊。”
“打,放开了打!”程老爷子气呼呼道,“你要敢有半点束手束脚,看我怎么收拾你。”
这脾气,简直就跟小孩子一样么?无波嘀咕道,难怪人家都说老小,老小,越老越小,行吧,既然前辈要真打,那她就全力奉陪吧。
两厢准备,无波恭敬地鞠了一躬后,直接就发招了——她是后辈,理应是她先进攻。
无波不知道程老爷子的身体状态如何,但能当上一家之主,显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她不敢轻视,也不敢狂妄,中规中矩地进行了试探。
程老爷子接招了,无波立刻感觉到了跟以往任何一场交手的不同,怎么说呢,程老爷子的动作很慢,甚至可以称得上有一丝的迟缓,还带着一丝老人特有的颤抖,无波非但不觉得轻松,反而压力更大了,因为老爷子已经超脱了招数与意境,一个简单的动作下来,不仅截住了她的动作,卸掉了她制造下一招的基础,甚至还直接打断了她所有的后招意图,简而言之,就是已经到了返璞归真的状态了。
刚过了两招,无波就知道以前的经验此刻完全不适用,她没有冒进,让出主动权,反攻为守,用起了“粘”字诀,冷静地观察程老爷子的动作,伺机反攻。
程老爷子在武术界很有威名,尽然这几年已经隐退了,但英雄盛名犹在,这次能请得动他老人家露脸已经是很难的,没想到他居然主动邀请一个小姑娘试手,大家对这个小姑娘不免好奇起来,一打听,咦?江无波,那不是之前在电视上大伙的小丫头么?有的人不免轻视起来,不过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小丫头,但更多的人更加重视这场试手了,因为江无波接受的踢馆挑战一场都没输过呢,这小姑娘肯定有什么过人之处。
这可不,无波的“粘”字诀一出来,好几个人差点就忍不住叫起好来了,江无波仅过了两招就做了改变,三四十岁的人能如此果断的人未必有几个。
程老爷子的进攻,就如同京剧名角,别看唱词就那么几句,字正腔圆、有板有眼不说,劲健婉转、幽咽婉转、见棱见角、余音绕梁,有道是:马鞭一挥,走过千山万水,帅旗一打,带出千军万马。
而无波想要跟程老爷子比唱功,那是没得比的,所以想要赢,就只能让程老爷子唱不好。她在“粘”的基础上加了“分”,分,是比粘、飘、抖更高要求的技艺,首先要理清对手的招数,摸清对方的进与退,在进转退那个瞬间强行干涉,就像用手分开一束流苏一样,将进与退分开,破掉对方的招。
这个技艺要求的不仅是眼力,更重要的是感觉,比武之中,每招每式都是转瞬即逝,进退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就错过了,而像程老爷子这种大宗师,他们的动作更加行云流水,浑然一体,随化随用,也许在你看来只是一个卸招,可他一个转角就变成一个发力了,所以要判断什么时候是进,什么时候是退,完全凭的就是无波对武功的感悟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粘”,无波对程老爷子的节奏有了大概的估计,所以她冷静地观察了三招,等待第四招的时候瞧准了时机,毫不犹豫地出手了!
嗬,这一招!看热闹的人立刻直起了身子,眼睛都死死地盯着无波的一举一动。
无波强行破掉了程老爷子的招,老爷子也愣了一下,随即升起更浓的兴趣,动作顿时一改风格,跟此前的节奏天差地别,但这次无波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去适应他的节奏,而是手掌往他胳膊上一贴,一滑,一推,将他的招硬生生逼退,然后在他的后招袭击下,出了半招。
是的,半招,取其峰,去其势,牺牲招式完整度来换取时间差,然后快速抢攻——她这个时候已经摸清了程老爷子的大体情况,不必束手束脚,害怕把对方弄骨折了。
之前说了,老爷子上了年纪,动作免不了要迟缓,比速度他是比不过无波的,所以他只能化繁为简,动中取静,直接用“万流归宗”压制无波,而无波恰恰等的就是这个,她再次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