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侍卫这几年虽然在藏书楼侍奉蓝熙之,可是,对于京城的事情却一直挂心着,每次外出都要打探一番。

对于外界事务,他很少主动提起,蓝熙之也很少问他。不过,她想起离开不久的朱弦面有不安之色,而刘侍卫这趟回来,也面有不安之色。朱弦还加了掩饰,刘侍卫却几乎不加掩饰,满面的惶恐。

“刘侍卫,出什么事情了?”

刘侍卫迟疑了一下,又跪了下去:“苏俊起兵讨伐李亮,快兵逼京城了……”

原来,萧卷死后,把朝政托付给丞相朱涛。起初,朱涛率领众臣,兢兢业业维持着稳定的政局。可是,不久后,李太后的胞兄李亮入主朝政,被小皇帝封为大将军,权倾朝野。李亮权利最大的阻碍便是当朝第一大族朱家,因此,自然明里暗里视朱涛为眼中钉。

李亮是太后的胞兄,又天天在太后面前说朱丞相专政,不得不防,太后自然相信他,逐渐疏远了朱涛,又解除了朱弦宿卫禁军统领的职务,随便给他安了个闲赋。

朱弦并不认领这个轻松的肥差,主动要求外调京城做了个司马参军。他的顶头上司是朱涛的政敌,家人都劝他不要去自取其辱,朱弦却不以为然,依旧赴任。朱弦清醒的知道现在天下大乱,朝廷根基薄弱,因此不肯陷入一家一姓的争斗中,希望能为朝廷的振兴出力。他在任上兢兢业业,大有政绩,很快赢得上司的好评,上司多次上奏朝廷彰显他的识见和能力,令朱涛大感欣慰。

儿子在政敌手下做得有声有色,朱涛在朝里的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他不想因为互相倾轧让政局更加混乱,面对李亮的咄咄逼人,便主动退让,到后来几乎形同虚设。朝野上下已经开始议论丞相昏聩,尸位素餐了。

朱涛也知道这些议论,却并不反驳,仍旧安居在家,而朝中,李亮大权在握,便开始大力铲除异己。

苏俊是兖州刺史,手握重兵,和李亮自来不合。李亮掌权后,便多次耍各种手段想除掉苏俊。

宗室卢凌王和苏俊过从甚秘,还有姻亲关系。李亮早已对他怀恨在心,一时奈何不了苏俊,就先拿卢凌王开刀。上个月,随便找了一个谋逆的借口将他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