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端起碗就往他口里灌。
石遵被紧紧绑住,动弹不得,满满一碗水很快灌了下去,不一会儿,他就口吐白沫,头一歪,结束了他罪恶多端的一生。
太监伸手摸了摸他的鼻子,确信没气息了,才大叫起来:“不好啦,来人啦,皇上驾崩啦……”
石良玉和李农等重臣赶到时,局面早已稳定下来。这些天忽闻皇宫惊变,石氏宗族和羯族高官显贵无不震骇。但是,石良玉已经完全控制了宫中的情况,他们也无力回天了。
石良玉一看,来的只有寥寥几个朝中汉臣,而羯族大臣一个也没有来。心里冷笑一声,只见躲在内宫里的胡皇后拎了传国玉玺出来,交给了他身边的一位太监。
李农见部分大臣赶到,转身扑通跪了下去:“先皇和宫女下弹棋时不幸暴毙,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理应马上继位……”
石良玉道:“司空此言差也,父皇刚刚驾崩,万事不善,登基之事容后再议……”
李农又道:“国怎可一日无君?陛下登基后,好即刻安排先帝的后事……请陛下不要再推辞,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泰、王基、苏彦等人立刻跪了下去,山呼万岁……
众臣原本面面相觑,但是,见了身后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三千甲士,也纷纷跪了下去,口呼“万岁……”
王泰、王基、苏彦等人立刻跪了下去,山呼万岁……
正文 第115章 皇后
众臣原本面面相觑,但是,见了身后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三千甲士,也纷纷跪了下去,口呼“万岁……”
“既然如此,就辛苦各位了,今日所有诸位,每人加封三级,赏金千两,不日撤回邺城,再行登基大典。”
“多谢陛下!”
“陛下,外逃的石氏宗族和羯族大臣怎么处置?他们野心勃勃,随时会卷土重来……”
石良玉早已对石氏宗族恨之入骨,立刻道:“即日下令诛杀石氏嫡系子孙,一个也不许放过!”
“是!”
当初石良玉听从蓝熙之的建议,很快将堆积的木料造了筏子,载兵绕道顺河而下,驻扎在京畿外围,所以,杀石遵登基后,遇到的阻力纷纷被斩杀,大军还开始在京城大肆抓捕石氏嫡系,除了石琨、石苞等早已纷纷率兵奔逃他处外,其余奔逃不及的石氏直系男子,二十几人被抓,当即全部被杀。
随后,石良玉下令打开皇宫,大大小小、新新旧旧的宫殿里,竟然涌出十多万名女子。这些女子都是石虎石遵父子在位时从民间搜刮来的,选秀时也不管那些女子已婚未婚,稍有姿色的就强行抢进宫来,为此,遭到杀害的有妇之夫多达上万。这些女子当中,甚至有好几十名姿色不俗的尼姑道姑。
宫门一开,石良玉下令,有家的女子可以即刻回家,每人发给二十两银子的遣散费。但是,有好几万名被抢来的女子已经无家可归。石良玉又下令,将这些不愿离去的女子全部婚配军中将士,自己一个不留。
此举立刻遭到将士们的热烈拥护,众人作战更是奋勇,几乎所遇胡羯反抗势力,短时间内都全部铲除了。
遣散了赵氏王朝庞大的后宫后,石良玉随即下令大开粮仓,将石遵尚未糟蹋完的粮食分发给京城贫苦的“赵人”。
婚配宫女,激动感恩的只是士兵,皇宫开仓赈粮的消息一传开,京城内外的汉人立刻如炸开了锅一般,纷纷涌进来投奔,而那些“国人”羯族人,一见这种架式,无不恨之入骨,也不前去领取赈粮,纷纷往外迁徙,前去投靠各封地的石氏诸王。
奔逃的石氏诸王见功亏一篑,让石良玉抢得先机,登基大位,无不蠢蠢欲动,各地烽烟四起,暴风雨将至。
处理完襄城的一众事宜后,石良玉召集李农、王泰、张桦、苏彦等人商议决定去留问题。石氏诸王的反抗已经呈星火燎原之势,襄城又是羯族人的大本营,反抗日渐激烈,众人商议后,石良玉下令即刻迁回邺城,将自己苦心经营的邺城定为国都。
启程前夕,石良玉正在书房里处理一些奏章,一名太监轻轻走进来:“陛下,胡皇后求见!”
石良玉抬起头来,皱皱眉头,他知道她是来干什么的,可是,这次登基,正是她里应外合铲除了石遵,事后又献出了六颗传国玉玺,自己才得以顺利登基。他想了想,道:“让她进来吧。”
他话音刚落,早已等候在门口的胡皇后几乎是冲了上来,直往他怀里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