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

过了许久,蓝熙之才长长吁了口气:“朱弦,有时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这些事情有何意义?”

“现在,我也有些茫然,蓝熙之,你回去吧。”

“不,我再留下来看看,我并非为了守护萧卷的什么江山,没有人的江山能够千秋万代,再说我也守不住!我只是希望至少能够保护坞堡这样一小块地方的安全。”

朱弦见她态度坚决,点点头:“好吧,我们再一起努力看看。也只是尽人事而知天命了。”

两人淡淡道别,蓝熙之站在坞堡的门口,想起越来越多投奔被拒的难民,再想想当今纷纭林立的小国治下,大分裂造成了大动乱,可笑很多北方民众还将希望寄托在腐朽不堪的南朝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北伐成功,收复失地,哪怕做一只太平盛世的狗也不做这样乱世惊惶的人。她想,这些可怜的难民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这天刚入夜,宁镇坞堡就拉响了警报,探子紧急回报,说一支不明军队正向坞堡而来。

朱渝掌兵权时,曾专门派了三千人马驻扎在附近关口,保证和各大坞堡的救援与担负边境的防卫,但是戴渊上任后,立刻撤回了这三千人,说坞堡多是土匪,不值得“与匪类共谋大事”。这次遭到突袭,来不及等救援,蓝熙之立即召集坞堡士卒迎击。没想到那支人马来得实在太快,竟然有五千之众。这支人马的首领赫然正是被李亮私自放掉的慕容俊。

慕容俊率领大燕军队返回途中,想顺道来消灭了这个虽然小却占据重要地理位置的坞堡,一来是报自己所受的被擒之辱,二来是扫清南朝在边境的这个据点,加上冯太后的使者也有这个意思,并派了两千人马协助,所以,慕容俊便打算顺手牵羊,在返回大燕的途中铲除这个堡垒。

面对几乎十倍于己的敌人,尽管早有准备,还有坞堡壕沟的掩护,坞堡的几百人马也逐渐支撑不住了。

形势越来越危险,眼看燕军就要攻进来了,蓝熙之见势不妙,骑在大黄马上纵横指挥,调节人手,终于打退了一波进攻,可是,很快,另一批人马又攻了上来。

燕军眼看就要破堡而入,身后忽然一阵喧哗,然后是一阵大乱,黑夜里,从他们的三侧射出无数燃烧着的箭头,一支精悍的便装骑兵从黑夜里涌出,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

燕军遭到这阵伏击,一时间鬼哭狼嚎,死伤惨重,剩下的人哪里还敢再攻坞堡,混乱中慌不择路就逃窜而去。慕容俊见部众四下逃窜,也喝止不住,又见堡里,一个骑大黄骢马的青衣女子提了剑杀出,认出正是上次生擒自己的坞堡堡主,哪里还敢逗留?纵马就亡命逃跑了。

危急之时得到强援,蓝熙之喜不自胜,看着远处的那支伏兵已经快速退去,赶紧追了上去:“多谢各位,你们是?”

落在最后面的一个人回过头来,竟是司徒子都。

蓝熙之讶然道:“子都,怎么会是你?”

“石良玉接到消息,说有一支军队正在赵国和南朝边境进发,探得正是慕容俊的燕军,他担心慕容俊会顺路报复坞堡,我正好出发去迎击匈奴,经过此地,滞留了半天等着他们。”

想起石良玉,心里一阵刺疼,蓝熙之沉默了一下才道:“谢谢你,子都,也谢谢他。”

“蓝熙之,你还跟我们客气?”司徒子都看她在马上英姿飒爽冲锋陷阵的样子,笑起来:“蓝熙之,你不仅画画得好,打仗也不赖啊。”

“唉,坞堡太小了,整天朝不保夕啊,这次还是多亏了你们援手。”

“的确,几个邻国都想拔除宁镇坞堡这颗小小的钉子,蓝熙之,你们今后一定要更加小心。”

“放心,我会的。”

“告辞了,蓝熙之。”

“嗯,再见。”

正文 第112章

朱四槐随朱渝在军中任职,三天前,朱刚亲自到军营中找他,说是朱丞相有要事要他跑一趟。朱四槐自然不敢抗命,立刻随朱刚奔波来到这大漠客栈,来了才知道这“要事”竟然是来追杀去年曾救过他和朱渝的君玉。

朱四槐怒道:“三公子,原来你千方百计拉我来,就是来暗杀她的?二公子要是知道了,决计不会放过你的。”

朱刚平素对他极其无礼,现在有求于他才开口叫一声“朱四叔”,自觉是给了他天大面子,没想到他居然毫不领情,不禁冷笑道:“朱四槐,你看二哥做了驸马,当然只听命于他了。但你要清楚,这是我父亲安排下来的任务,父亲的命令你也敢违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