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时间,刘氏可以说是渡日如年。
等到第三天的早上,天还没亮呢刘氏就起来了,做了满满一桌子的饭菜不提,还跑到镇子口去等着。
这让杨长英无语极了。
她跟着刘氏劝,“娘,弟弟回不来那么早呢,这也没车呀?”
就是有车也那么早不了啊。
刘氏却是直摇头,“没事,娘在这里等着,你先回家去吃早饭呀。”
杨长英看着自己劝不动,想了想果断回头去吃饭了。
她才不要饿着肚子等人呢。
☆、第191章 情不知所起
足足等到中午的时侯杨长同才回到家。
这个时侯的刘氏已经来来回回的往镇子口那个唯一通往县城的路跑了不知道有多少回。
望眼欲穿呐。
杨长英一脸淡定的坐在一侧,看着刘氏担心的团团转,偶尔还笑着劝她两句。
刘氏倒是想冷静,也想坐下来等。
可她平静不下来呀。
这可是儿子人生头一回的下场考试呀。
关系着儿子的前程呢。
别看只是一个童生考,但过关和没过关可是不一样的待遇。
就在刘氏心情忐忑不安的时侯,杨长同一脸倦意的出现。
别看刘氏之前急的不得了,可这会儿真的看到了儿子,之前心里头所担心的一切又都抛到了九宵云外,一心一意的奔着儿子脸上的倦意过去了,“怎么那么累?这两天一定没好好休息吧?也没吃好,瞧这脸瘦的,回家就好,娘给你做好吃的。”
虽然脸上带着几分倦意,但杨长同的精神尚好。
朝着刘氏吡牙一笑,“谢谢娘,我不累。”他是真的没觉得有什么受不住的,当然了,累是肯定的,紧张也有,不管怎么说他是头一回下场,这童生试虽然也是很严,但相较于以后的秀才,举人,春闱这些,却是小儿科,而且这几年来杨长同是真的用了心在读书上,陶先生为什么会那样看重他?无非就是因为他用功、努力罢了。
知道杨长同肯定是累的,刘氏担心儿子,又听了杨长英的话,便简单的煮了些吃饭让杨长同吃饱,然后直接就催着杨长同去休息。
杨长英也看向他,“快去吧,有什么事儿等你睡一觉醒了再说。”
“嗯,那娘,姐姐,我先去睡一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