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页

胡金宝皱着眉想了好一会才说道,“你是前年冬天过来抢粮的”

“正是”格里抱拳,松了一口气,终于有人认出他们来,否则真有可能打上一架。

“哦,那你等等,我到办事处,找舒先生”胡金宝跑到街头,“舒先生,有人送草种过来了。”

“是嘛”舒秀才从里面出来,“在哪里?”

“那边”胡金宝用手一指。

舒秀才跟着胡金宝到了小街上,果然看到了二十几个人,他们每人骑一匹,每匹马上都挂着三、四个麻袋。

“格头领辛苦了,”舒秀才抱拳,招待着他们,转头让自己的新小厮吴小顺去通知戴大陶。

这件事,吴婉娇已经跟他讲过,临齐周围六个县都有,特别地高垛镇,是草种子的第一种植地,其次是去云集镇。

小顺去吴家庄找戴管事,舒秀才把人领到荷塘酒庄安置。

消息传到世子府,夏景皓让吴婉娇休息,不让她出去。

“不就种个草吗,这事,我来做。”夏景皓见她不放心,拍着胸脯说道。

“哦,那你可得精心点,不要以为草就不放在心上了,有时草比粮难种”吴婉娇见他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不放心的叮咛道。

“明白,我把胡老头,戴大陶这些人奉为上宾,都听他们的,行了吧”夏景皓无额,怎么就不相信自己呢。

“那行,那我就放心了,这种事,你肯定是不懂的,不懂不要紧,一定要听专业人士的,明白吧。”吴婉娇再次叮嘱。

“我的姑奶奶,我现在已经把眼睛放平了,甚至放低了,你就放心吧。”夏景皓准备抬脚走来,真是受不住了这唠叨。

“呵呵,那就好,那就好。”吴婉娇通过这段时间观察,发现夏景皓的心态有所改变,开始对民生中的具体细节更关注起来,这就意味着,他真正把民生放在了第一位,北齐的发展指日可待。

临齐及临齐周边的老百姓发现,北齐王和世子爷经常下乡,而且帮着一起种草。

听到的人都感觉好笑,草要种吗,而且还要劳驾两位封地之王亲自种?

在他们疑疑惑惑中,第一场春雨如期而至,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草种子,却犹如喝了神水一般,丝丝从干白的土中冒出来,并不断的长大,再长大,茂盛如茵,间中有花星星点点,竟然美不胜收,

引得文人墨客竟相踏春,北齐一时之间竟文人气息渐浓。

张之平忍不住问夏景皓,“世子爷,世子妃在临集镇买得地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我问了,原来是打算做模板用的,现在不需要了。”夏景皓没有放下手中的事,口中回答道。

“模板?什么意思?”张之平盯着夏景皓。

“婉儿看临集的建筑物实在太破旧,准备建几个像样的,让大家跟着学,然后让临集镇变得像样一点,这就是她为何买了四个角的原因。”

“原来是这样,以点及面,可真想得出来,那为何现在又不做了?”张之平随即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