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页

“好,好”燕太妃无法,有总比无好吧,带着嫡孙女回燕地了。

次日,幕僚曾先生把事情处理的结果告诉了夏景皓,曾先生比较有心,走访了草集镇一带,统计了一下男、女比例,一看果然如三里村里正所说的那样,然后,又打了一下,年轻男子的年婚率,果然

堪忧。

北齐王夏守正和儿子坐在那里,听着曾先生打听的结果,皱了皱眉,夏守正问道,“年前的战争,伤亡多大?”

“回父王,受伤近五百人,死了三百多人。”夏景皓眉头紧锁。

“你媳妇的忧虑是对的,看看我们北齐越来越空的村子就可以想象未来几十年的光景了。”北齐王深深叹了口气,不堪的事实逼着他们不得不想对策。

“父王,儿子觉得事情怎么这么多而且难呢?”夏景皓双手掩面,感觉颓然、彷徨。

“孩子,那是因为你面对了,所以才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你不闻不问,醉生梦死,就会觉得天下太平。”北齐王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

“父王,儿子觉得累”夏景皓这两年奔波在军队和民生上,看到了太多的贫困和难处,已经心力绞萃。

“孩子苦了你了。”北齐王站起来,走到儿子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幸好及时发现问题,只要我们父子俩带着众官肯下功夫,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父王!”

书房里的人,都沉默不言。

正月十八,伍先生假期结束回来了,伍先生被夏景皓火急火燎的招见了,进到书房一看,许多官员居然都在,他点头致意,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

“曾先生,把你调查的结果跟大家说说吧。”

“是,世子爷”曾先生拿了一沓纸,分给在坐的官员。

曾先生把自己这几天调查整理的事情跟各个县县令讲了,而且举了大量的例子,让人听了触目惊心。

“不能吧,再过几十年,我北齐的人口还会锐减三成?”其中一个官员不相信的说道。

“是,如果我们不加以控制调整,可能减少的速度更快”曾先生点头。

所有的人都低头不语,走村下乡的县官毕竟少啊,其中有一个年轻人站起来,他目面严肃,“回大人,我家虽没有溺死女婴,但是姐妹们的地位确实如曾先生调查的那样,非常低下,可以说,就是父

母的仆人、奴役。”

“各位有何高见?”夏景皓见该说的,该发的公文都到各位官员的手中,眯着眼问道。

众人沉默,自古以来不都是这样吗?

夏景皓眼一紧,指望不上这些官员了,口气凌厉,神情威严:“刘掾史”

“在”刘承泽赶紧出列。

“把我们北齐新补充的律法,颁给每个县令,让他们回去执行,如果再有溺死女婴者,县令担责,严重的地区,贬官去职,而溺婴者将受牢狱之灾,这个家庭,税加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