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婉娇看了看夏景皓,夏景皓赞赏地点点头,就知道她有想法。
吴婉娇客气的说了句:“那就随意说一、二,如有说错的地方,请大人和先生们不要见怪。”
张德梁说:“世子妃客气了。”
吴婉娇就着刚才的清单开口了:“刚才我看了一遍单子,首先,按收成定税这个做法是对的,本身没有错。”
“哦”
“可是我个人觉得这个适用于天灾人祸等不确定因素,并不适用于今年临齐及临齐周围县郡丰收情况。”
“为何?”
“这样会适得其反,这样下一季还有谁去尽力增收呢,反正丰不丰收都一样,这其实在变相伤农。”
一室人都看向她,从来不知道,税赋力量之大居然能伤农。
“如果是我铺子伙计帮我盈利,我会把盈利的一部分奖给他们,我不但不会少银,在以后还会增加银子。”
张德梁听到这里,接了一句:“鼓励政策,刺激更多潜力。”
吴婉娇竖起大拇指:“说得真好,张大人。”
张德梁惭愧:“哪里,从舒先生口中得知的。”
吴婉娇转头对着夏景皓:“世子爷,在田赋上少征收了,并不意味你的总税赋少了”
夏景皓纳闷:“呃”
吴婉娇抛出问题:“你想,农人们剩余的银、粮,除了饱腹之外,他们要做什么?”
夏景皓跟着回答:“到集市上购买吃、喝、用等东西”
“是啊,不一样是税吗?大家生活好了,而你又不少赋,何乐而不为。”吴婉娇说完对着所有人,这下你们该明白了吧。
一群人默不作声,都在思考,会是这样吗?
吴婉娇加了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从何而来,不过是让他们安居乐业,怎么安居乐业,吃饱喝足万事休。”
夏景皓抬头看她,一张鹅蛋脸,因说话说得急,红通通惹人爱,不敢相信,自己从没有如此深刻地想过,平时最多的念头便是不让外族入侵,而她却能说出这样有见地话。
张德梁等人不得不折服,每一句话都是道理所在,让人反驳不了:“民以食为天”
吴婉娇朝张德梁抬眉,“张大人说得好。”
张德梁摇了摇头,“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想起儿子曾在她书房看到过的一句话,人家十几岁都懂这个道理了。
“啊”吴婉娇不知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