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是这么想,面上却还是很恭敬地将一本大大的册子递上。

锦娘便翻开了册子,光看到太子府里分出的那些院落之多,就有些头晕了,太子共有一正妃,三侧妃四侍妾,其他品级的女人一起共有二十四个,每人住了一个院子,每个院子里宫女太监若干,再加上厨房,帐房,采买,布物局,针坊,衣局,浣洗房等等,七七八八的管事机构,也有十几处之多,整个太子府就奴婢宫女一起也有六百多人众,吃喝拉撒睡,加上穿的,戴的,出行所须的,林林总总,都要有人管着,太子妃一人能撑着没出大乱子,倒还真是精明能干。

虽说太子府各项事务早有定制,但定制管不住人心,总有那心贪手黑的,耍滑弄奸的,想要趁着上面主子错眼时,偷拿偷懒的,若没一个好的章程,还真是难以理得顺,而且,就这名册来说,看着也觉得繁复得紧,若不是对府里各个坊局了如指掌,生人咋看下去,还真是半天也摸不着方向呢。

锦娘心想,真要将太子府全盘理顺,那是不可能的,好在太子妃原是个精明聪惠之人,她下面那些如丽嬷嬷之流,定然也很是惯会管事持府的,自己只要点拨一二,她们便能一通百通的。

“可真真是难为太子妃姐姐了,妈妈呀,这么多人要吃要喝,全由姐姐一人管着,着实难呢。”锦娘将手中名册合起,感慨地说道。

太子妃听她这话很是舒服,她原就是好强之人,一直以精干著称,当初皇后娘娘选中她为太子妃,也是看中她能力强干这一点上,若非实在为难了,她也不想把自己的弱处显给旁人看的,听了锦娘真心感佩之言,自然更觉得锦娘可亲。

“弟妹可是有好法子帮姐姐理顺理顺?”太子妃急切地问道,年节迫在眉睫,张侧妃故意在暗中搞鬼,让她诸事都不顺当,她一时又没有精力去查,只能先让锦娘帮着理了过了年节这一关再说。

“有是有呢,只是这机构繁多妹妹我也只能以点盖面,找那问题大的地方帮帮姐姐,效果如何,可没太大把握。”锦娘试探着说道,她可不敢将话说死,站在这里的都是人精,一个不好,让人生了嫉,那又是祸。

“那妹妹想自哪里治起,今儿你就先帮姐姐理出一个来,明儿姐姐就按了你的法子去试。”太子妃一听,喜出望外,急切地吩咐让人拿笔墨来。

锦娘听了笑道:“姐姐最好帮妹妹准备一支墨笔来,再拿了尺子,妹妹先给姐姐画个图,让姐姐看得明白。”

“墨笔?”太子妃错愕着看着锦娘,墨笔可不是哪里都有的,除了皇宫和太子宫里偶有一两枝,民间可无人知道,更无人用过,太子妃也是进了宫后,在太子书房里见到过一两回,太子也不过放在笔筒里,从未用过,那是一种用炭墨制成的硬笔,只是,她用惯毛笔,也不知道那种笔有何用处。

锦娘一听有料,心中一喜,她不过随口一说而已,没想到太子妃府里还真有那东西呢,满眼期待地看向太子妃,眼睛灿亮如星,让太子妃一瞬间觉得她全身都散发出异样的光环了一般。

“丽嬷嬷,着人去太子爷书房里,将那墨笔拿来。”太子妃稍一迟疑,便果断地对丽嬷嬷说道。

一会子,纸和笔,尺全都备好,锦娘将纸摊开,拿了那册子,开始写写画画起来,太子妃和上官枚便在一边看着,见她用起那墨笔来得心应手,像是她早就用过八百年了似的,很是奇怪,一时两人看着就觉得新奇得很,不过,不管是太子妃还是上官枚,两人都很有风度,锦娘做事时,全是一言不发地站在一旁看着,并没有提疑问去打搅她。

锦娘写画完毕,将墨笔一放,太子妃立即将她手里的那张纸拿了过来,一看之下,啧啧称奇,就是上官枚对太子府并不太熟悉,看完锦娘所画的那张图,也觉得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弟妹果然奇才,竟然如此简单便将整个太子府里的机构表述得明明白白。”太子妃真心地夸赞道,还真是不服都不行,自己刚进太子府时,光桌上那本机构册子就看了老半天,好几天才全弄明白了各个机构的管理和归属,锦娘便只是小半个时辰便画得清清楚楚了,她……从哪里学来的这些法子?太子妃不由歪了头看锦娘。

“妹妹不过是觉着那册子看着晕,想化繁为简,如此以线条,箭头指示出来,以后别人看起来,也能清楚明白一些,姐姐还可以在这里图边上再加上管事宫人的名字,以后要那个机构出了问题,对照着一看,便知道要找谁去问责。”锦娘笑着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