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皇家小公举 赵十一月 944 字 2022-11-25

皇帝确是去仙居宫见太后,不过他是让人拉了王昭仪一同去见太后的。

太后此时正在佛堂念经,听人禀告说是皇帝来了,便搁下手中的沉香佛珠,扶着边上陈嬷嬷的手起身出去。她今日只穿了一身秋香色绣万寿松鹤纹的衣裙,银白的长发端正的梳了个髻,插几支玉簪,虽略有些简单朴素,行止之间却是雍容华贵,仪态万千。

皇帝先与太后见了礼,扶着太后坐下,笑问道:“母后今日可好?”

太后抬眸看了高大英俊的儿子一眼,唇角微扬:“在你娘跟前还装什么样子?这个时候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

皇帝只笑了笑,侧头与内侍黄顺使了个眼色,不一会儿就有人将王昭仪给压了上来。

王昭仪显是仓促之间被拉来仙居宫的,只穿了一件单薄的青色绣金鸾的高腰襦裙,乌黑发髻微微有些凌乱,一张娇俏的脸上都隐有泪痕,见着太后正要呼救,可待她瞥见一旁皇帝那森冷的目光便又哑了声,连忙垂首跪到在地上。

太后面上那微微一点笑影子也跟着没了,静了片刻,方才冷下声音道:“怎么,你这皇帝的威风也摆到仙居宫了?便是昭仪再不讨你喜欢,哪怕是看在二郎和王家的颜面上,你也不该叫这些个奴才这般折辱昭仪!”

皇帝正捧着一盏茶慢慢喝着,听到太后这话不由一笑,声音听上去甚至十分从容淡定:“母后,王家和二郎的颜面,朕早就给过了。”他不紧不慢的把手中的茶盏搁在案几上,只轻轻的一声,却犹如雷霆一般沉甸甸的,使得周侧的人都不由的跟着屏息敛容。

只听皇帝轻而缓的道:“昭才人是怎么死的?朕当初能封王氏一个德妃,已是看在王家和二郎的份上了。”

昭才人乃是三皇子的生母,只是她出身微贱,容色寻常,素不得皇帝和太后喜欢,好容易怀了个儿子偏又赶在天合十八年七月初生 高皇帝便是那一年的七月二十一日驾崩的。

当时昭才人产后体虚,性命垂危,便是由太后做主,让刚刚有了二皇子的王氏先替她养着三皇子。

皇帝与高皇帝父子情深,心里头多少有些顾忌,一贯也不喜欢三皇子,纵是登基后也就给了三皇子生母一个才人的位置。众人一看就知道皇帝这是心里头厌了昭才人母子两个,自也没把人放在眼里,结果没多久,昭才人就落到湖里死了。

很不巧,昭才人便是在冷宫边上的那个湖里“失足落水”的。

第11章 幕后

听到“昭才人”三字的时候,王昭仪的面色极微妙的变了变,她染了凤仙花汁的指甲嵌入掌中,疼得脸色发白。

太后却不为所动,隐在衣袖下的那双保养极好的素手捏着一串珊瑚佛珠,殷红滚圆,好似一滴滴滚热的鲜血。她本人就像是一尊慈悲为怀的菩萨,端庄得体的坐在上首处,面色几乎不变,只是极轻极轻的笑了笑,不染半点尘世的烟火气:“皇帝,昭才人在你心里头又算得了什么,也值得你今日特意提起?”

就像是太后之前与王昭仪说的,皇帝本人便是真真的“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他不喜昭才人,便连一点体面也不肯给这个给自己生了儿子的女人留下,就算知道昭才人之死另有因由也只当什么都不知道。

“昭才人自是算不了什么……”皇帝抬眸看了看坐在边上的太后与跪在地上的昭才人,适才还挂在面上的笑容也跟着敛了起来,他的语气听上去甚至还十分温和,“今日有人从立政殿抱走了阿娥,要把她丢去冷宫边的湖里。所以,朕便想来问一问母后和昭仪如何看待此事。”

他把最后几个字咬得重重的,目光犹如出鞘的刀剑一把直直的戳在跪在下首的王昭仪面上。

王昭仪战战兢兢的仰起头,对上皇帝的目光,那目光冷淡冰冷,犹如刀刃上雪亮的刀光。那一刹那,她只觉得自己好似身处荒野之中正与某种危险的野兽对视,生存的本能令她浑身不禁战栗,只得竭力咬紧了牙关止住声音:“陛下容禀,妾实在不知此事。”

皇帝嗤笑了一声,不掩冷淡与嫌恶,慢条斯理的接着道:“好吧,这便算是个巧合,谁让幕后那人心思如此灵巧,竟是与朕的昭仪想到了一块。那,薛嬷嬷呢?她可是你安插在容充仪和大公主身边的眼线,又正好死在此时,作何解释?”容充仪本就是王昭仪身边出去的,在她身边安插人手对于王昭仪来说想必是十分简单的。

“皇帝!”太后忽而出声打断了皇帝的话。

皇帝的手掌轻轻的在花梨木光滑的椅柄上抚了抚,回首和太后一笑,声音听上去十分轻松:“朕就随口问问,此事与母后并无关系,母后不必操心。”说着,便又垂眸扫了王昭仪一眼。

王昭仪浑身发软,几乎要软弱害怕的趴到地上,可她知道此事必须要尽快澄清,否则皇帝暴怒之下说不得真就要了她的性命。

王昭仪想了想,还是尽量稳住自己的声音,小心恭谨的垂首应答道:“薛嬷嬷确是妾派到容充仪身边伺候的,只是,她因何而死,妾委实不知,甚至,倘不是陛下今日说起,妾还不知道郑姑娘出了事。此事如此之巧,想必是有人想要暗中陷害臣妾。”她勉强抬目去看皇帝,随即便垂首磕头,一字一句的道,“陛下!您乃圣明天子,英明睿智,明照万里,必能还妾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