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可以让出巴比伦的王位。”
伊南这句话说出口,居鲁士震惊地望着眼前这位“姑外祖母”,半晌,一句话都没能说出来。
“巴比伦王国,不再以‘巴比伦’为名,从此改名为‘迦勒底’1。”
“这个国家也不再以‘王国’作为政体,国家将秉承人民的意志,由‘公民大会’和‘长老院’两个决策机构共同行使原本属于国王一个人的权力……”
居鲁士越听越觉震撼,他支起耳朵,仔仔细细地把伊南的每一个字都听在耳中,飞快地思考。
伊南所说的执政形式,并不算罕有,希腊的各个城邦、海洋对面的迦太基……都有以“元老院”为领袖执政的“共和”体制。
但是他怎么也想不通:一个已经在位的君主,竟然愿意把手中的权力移交出去,交到“人民”手里。
居鲁士觉得这种安排,一定程度上他是可以接受的——波斯帝国那边,他可以命御用文人大肆宣扬,这是一场“城下之盟”,逼迫对方的女王退位、改制;他解放了无数被巴比伦奴役的人,并且打通了与巴比伦往来贸易的渠道……
最关键的是,这场战争对于双方都没有造成兵力与人口的损失,城池依旧矗立在两河之畔,百姓们也不会流离失所——成为兄弟之邦以后,两国都能稳稳当当地立于强者之林。
居鲁士虽然这么想,但口头上他还要争取一下——漫天要价、就地换钱,不止应用在商业领域,在政治上也一样适用。
只见他轻轻摇头,对伊南说:“尊敬的女王啊,您的建议十分动人,但恐怕我依旧很难向我的部下与波斯人民交代。”
伊南当即轻轻扬起嘴角笑了。
“如何向您的部下和国民交代,那是您的事。”她傲然说,口气仿佛居鲁士目前只剩下这一条选择。
居鲁士眉头一皱,不解对方的意思:明明他已经兵临城下,为什么对方还表现得像是胜券在握的样子?什么叫那都是他的事?
只见伊南伸指在居鲁士帐中的地面上轻轻划了两道。
居鲁士一代名将,一看就知道,这两条线是代表着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又见伊南在地面上轻轻地划了一道。居鲁士马上说:“米底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