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页

她亲自将撒尔送上了远航的这条道路,现在却又日夜煎熬,担心他的安全。

在这封信之后的整整一年,远航的撒尔没有任何消息。直到一年后的某天,留驻塞浦路斯的巴比伦商人辗转从迦太基人的手中得到了一份来自远征船队的信件,并将之快马送回巴比伦王庭,送交给他们的女王。

“伊南吾爱……”

伊南打开这封信,待看到这熟悉的笔迹,一颗心才稍稍放下来。

“等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肯定已经越过了戍卫着狭窄海峡的擎天巨柱,驶向了那更阔大的海洋……”

伊南看到这里,觉得眼眶里的酸意瞬间漫无边际地涌了出来。

“戍卫着狭窄海峡的擎天巨柱”,伊南很清楚这地貌指的是什么——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出口,最窄处仅有14公里。

而“擎天巨柱”指的是直布罗陀岩,它是一块昂然矗立在海峡岸边的侏罗纪石灰岩,日后会被人以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冠名,被称为“赫拉克勒斯之柱”。

驶出赫拉克勒斯之柱,意味着撒尔从此驶出了沿岸富饶的地中海地区,从此面对大西洋的茫茫风浪。

他会向何处去?

“前些日子里我抵达了迦太基2,与迦太基元老院的成员见面。我看得出刚开始时他们颇有敌意,但是向提出以后尽可以与巴比伦进行贸易往来之后,他们的态度就好得多了。”

“元老院带我去瞻仰了他们的神庙。我却对那些陌生的神明不感兴趣……只想念你。”

伊南掩上羊皮纸,忍不住嘴角上扬,笑得很甜美。

“但是他们的元老院制度很有意思,与很久很久以前苏美尔人的长老院不同——他们不设王,所有的决定都由元老院做出……”

伊南微微点头。作为历史生,关于迦太基她多少了解一些。迦太基人的元老院和后来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元老院十分接近。当然,迦太基的元老院成员大多都是贵族和军方要员,一定程度上还是精英政治,与“市民大会”那样广泛听取民意的机构很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