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撒尔径直带着她来到了塔楼正中,指给她看。伊南在一大片砌着瓷砖的墙壁上看见了一块泥板——一块嵌在瓷砖里的,朴素的泥板。
“这次翻新城墙,才发现了这块泥板。”撒尔向伊南解释。
事实上,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带她来这里,为什么要向她解释这块泥板。但是他就是有这种感觉:必须如此,否则他一定会被后悔而吞噬。
“你……你能看得懂上面的文字吗?”撒尔问他身边的女人。
那是一千多年前的楔形文字——如今巴比伦使用的楔形文字的形式上已经发生了很大不同。而且据他所知,米底人,应该不使用这种文字的。
这块石板上的内容也很无聊:它是一块伊什塔城门建筑指南。
它记录了整座城门的规制,所用的材料,城墙上和地面上的图案设计,连具体几只狮子几只鹦鹉都记在了泥板上。
石板的最后是两行诗。
“若我忘记你,情愿我的笔忘记书写的技巧;
若我不纪念你,情愿我的口永远尝不出味道。”
最后的署名是——“希律”。
撒尔很熟悉“希律”这个名字,历史上有名的大摄政王,以公正严明与铁面无私而著称于世。
在看到这块石板之前,撒尔却从来不知道这样的人也有这么细腻的心思,有那么柔情的一面。撒尔对此有些不屑一顾,只不过如果没有这幅石板,伊什塔门的复建应当没有那么容易。
摄政王将这些都记录在石板上,应该是希望他的心愿流传到后世,能够有人看到。
可是这举动很傻——摄政王希律想要纪念的人,想必是与他同时代的。流传到后世,除了给些小市民增加谈资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意义吗?
撒尔随口问了一句身边的女人,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