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页

伊南不语:她以前阅读历史书时,也曾经读到过类似的桥段。书中的评价是说古代王国的君主,滥用奴隶的劳力为自己提供奢侈享受。

看起来,这座夏宫以前的主人,应该也是命令这些奴隶服劳役,付出巨大的劳动,来维持夏宫的郁郁葱葱。要将这些大桶的水都运送到三楼去灌溉,恐怕要十几个奴隶一连劳作大半天。

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滥用人力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想到这里,伊南果断摇摇头,说:“不,等到我们整个灌溉系统都建成了你们就会知道。”

“有了这些管道,每天只需要打两桶水到三楼就足够了?”

“两桶水?”长工们相互看看。他们可是见过三层楼的规划的。那里到处都设置了成片成片的“花坛”,或者说是“菜地”。

只用两桶水?浇一小片都不够吧?

但他们疑惑归疑惑,米底公主的命令他们都不敢违抗。且先不顾到底要打多少水的问题,长工们按照伊南的要求,把水车修复,然后将陶砖场烧出的陶管一截一截地连接起来,用沥青密封,防止漏水。

接下来,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了。伊南故意在第一段管道铺设完成之后,把所有人都叫来,带领他们做了实验:

一个长工在一楼推动水车,送了一桶水上三楼。这桶水到了三楼,自动倾倒进一座水槽,并沿着水槽,全部流淌进事先铺设好的管道。

在众人的瞩目之下,流淌进管道的清水,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呼”地一下全部涌出,迅速渗进土地。人们眼前,只有那些从管道小孔中伸出的细小陶管口,有黄豆大的水滴渗了出来,速度很缓慢,一滴,又一滴。

这和以前人们大水漫灌式的灌溉方式存在巨大的不同。现在从陶管中渗出的小水滴,虽然少,但是胜在细水长流。从地表打上来的这一桶水,看样子能够浇灌个大半天,都不一定能滴完。

“这……这对花花草草最好了!”多丽伸出她保养得宜的双手,轻轻调整陶管管口的方位,让种植在附近的幼苗得到最恰当的灌溉,“幼苗最忌大水猛灌,浇一次不浇一次的。这样虽然只有小水滴,但对幼苗是最好的。”

伊南笑眯眯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没有多说话。她想说,其实还有个好处——多余还未滴出的水现在被保留在陶管中,避免了水分的大量蒸发。

因此,用这种方式浇灌作物,是最大程度利用劳动效率,最不浪费的一种方式。

当然,这座夏宫以前大水漫灌的方式,也能带来另一种方式的“立体农业”。用来灌溉的水,从各层冲刷下大量的有机物,送入平地上的鱼塘或是莲池,能够令藻类繁殖,水生动物迅速长大。

但是有机物含量浓度过高,也一样会引起“红藻”之类的灾难,让水中的鱼类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