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在这个时代,吉尔伽美什能有这样的认知,伊南觉得很佩服。

苏美尔人在这个时代已经开始了重大事务的集体决策——王并不拥有决定一切的权力,重大事务需要通过长老院共同决议。这对于一人独揽大权的政体而言,的确减少了因为君主的昏庸和私欲出现重大执政错失的可能性。

这种制度显然是有可取之处的。

但现在摆在吉尔伽美什面前的问题是,十七名长老,只代表了非常少的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且这部分人的见识可能会受限,导致他们无法做出最明智的判断。

“不过,先王卢伽班达给留了个口。”吉尔伽美什又说,“就是王的神性。”

伊南:原来她又猜中了。

果然,卢伽班达把自己的儿子“造成神”,就是为了能从长老院那里得到独一无二的王权。但凡吉尔伽美什的意见与长老院相左,他只要说这是神的意志,就一样能把他的决定推行下去。

吉尔伽美什:“但是王不想使用这种权力。钻这种漏洞,就相当于违背了设置长老院的初衷。但是我不知道此生会不会遇到必须动用神的意志特殊情况。”

伊南心里暗赞:果然是个冷静的、清醒的王。

但现在的问题是,吉尔伽美什年纪太轻了,他最信任的老师们又已经退出了长老院。年轻的王还没有机会在长老院培植出忠于自己的势力。如果真的遇上长老们因为各自的私欲与吉尔伽美什意见相左,吉尔伽美什就不得不动用他的“神性”。

成为“神”,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痛苦的束缚。

这点不光伊南深有体会,吉尔伽美什显然也早有感触。

伊南想:有什么法子,既能让长老院的制度不被破坏,又能免于乌鲁克的决策被一群只顾自己利益的权贵所左右呢?

她想了又想,觉得只有一种方法能够帮助到吉尔伽美什,但是她不确定这个乌鲁克年轻的王会不会愿意接受。

所以伊南小心地又抛出了一个建议:“那王有没有想过,在长老院之外,再搞一个像长老院这样的机构,对一些事关大众的决议,也采用长老院这种,投陶筹决议的方式,来帮助王做决定呢?”

吉尔伽美什这回真的吃惊了:“另一个长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