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杜木兹讲他身上的一个背囊解下来,递给古达。他自己则轻轻拍拍马背,凑在马耳朵边说了好长一阵话,像是在与枣红马告别。
末了杜木兹也没忘了叮嘱古达好好照料枣红马。
古达一脸为难:“我不敢啊!”枣红马可是连寻常驯马人都驾驭不了的烈马。
杜木兹马上笑了:“你看看你那背囊里有什么?”
古达一瞅:“麦芽糖?”
有了这馋嘴马儿最喜欢的零食,他还有什么好怕的?
古达顿时眉开眼笑,抱着背囊不撒手,说:“南小姐,杜木兹,你们二位放心吧,我一定好好照顾这小家伙。”
枣红马似乎也明白了主人对自己的安排,在杜木兹讲它脖子上那道绳圈交给古达的时候,没有任何强烈反对的表示,只是摇了摇尾巴,看起来觉得有点儿无聊。
但当古达伸手入背囊,取出一枚麦芽糖之后,枣红马立即表现出一副极其亲热的态度,“哧溜”一口吃了糖之后,挨着受宠若惊的古达蹭蹭脖子。
就这样,原本有五个人,三只动物的旅行团,现在继续出发向前的,就只剩伊南和杜木兹两个,外加一只牧羊犬。
“你有把握能见到恩基了吗?”这时杜木兹与伊南对话再无顾忌。
“我一进埃利都的渔村,就觉得我有机会见到恩基。”伊南诚实地回答,“刚才见到那个婆婆,把握就更大了。”
旅行团一路行来,在埃利都人的村落住宿,与他们交易,帮助他们,也得到他们的帮助——伊南一直都觉得暗中有人在观察他们。
这种感觉在刚才变得更明显了:专门负责为人指路的老婆婆,又怎么会当街困扰财产分配问题?很显然这就是在考验旅行团的能力究竟如何,以及旅行团愿不愿意将这种能力与其他人共享。
如果他们没有给出合适的答案,很可能两条岔路中的任何一条,都会让他们只能无功而返,回到原点。
也正是因为这个,当老婆婆特地提醒伊南,要他们把马留下的时候,伊南果断答应了。她意识到:前面的道路,应该不再适合马儿行走了。
如果她猜的不错,通往恩基神庙去的道路,应该是水路,很远的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