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页

甚至在洪易的推衍之下才气的各种用法也层出不穷,甚至一个‘信’字还有足够的定位信息,就可以通过无数里地域进行通讯,整个大乾的读书人被紧紧的连接在了一起。

乡间恶霸,村中污吏,哪怕再细小的不平之事也有人愿意去管一管,每日皆有为此等浩然事业散尽热血之同胞,却有更多被这些读书人激起心中热血的百姓官吏加入进来,一场滔天的大势已然形成,无数恐怖的力量在这股洪流之下感觉到了灭顶的危险,不少人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此时南方康州都督府邸之中,武温候洪家赵夫人的第二个儿子洪康正紧皱眉头,看着手中的抵报。

这已经是他第十五个被捣毁的窝点了,虽然官方也有专门买入穷苦人家孩子的‘侍仆司’,可是这一个是由皇家直接出资,另一个这里的人手都是有记录的,真正给他背后的赵家带去高额利润的自然不是这官方组织,而是暗地里贩卖人口的‘捕蚁人’。

可是就在洪易宣扬天下读书人清涤世间之后过去三月,他手下‘捕蚁人’已经被端掉了整整十五个窝点,如果不是他下手及时,将和‘捕蚁人’的关系清理干净,还有掌管南方十三州的绿林道的大罗道派帮助,把几个已经几乎将他们之间关联查出的读书人付出不小代价击杀,恐怕他已经没有悠哉的神情在这里看抵报了,那些疯了的读书人对于他这种人物几乎不会留任何情面。

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知识又有理智冷静的疯子,这些读书人就是这般,对于某些犯罪可谓追根溯源,甚至已经将几个南方隐藏的道派连根拔起,无数丹药金银充了公,现在军队的那些家伙也开始对于这些世家垂涎三尺。

要知道打头阵的都是那些读书人,这些军队几乎就是在后面捡功劳和财宝的,如果不是有些军官自己屁股也不干净怕被这些读书人盯上,这个大乾恐怕就没有什么道派世家的事情了。

毕竟上次大乾军队围剿大禅寺还在眼前,那赫赫军威可以让所有见过那一战的人胆寒心颤。

这些读书人很冷静的明白要拉拢一派打一派,积极的和各式军队之中年轻将领,还有新近的官吏还有拥有才气的官吏联合,几番下来,势力如同滚雪球般壮大,沿海几个州省几乎为他们所清荡干净,尤其是一些小错的官吏他们几乎不在意,只是将他们的罪责一笔勾销之后,对于他们往后的前途会被写上污点之事相告,不过如果尽力弥补也不影响升迁。

在这些人的才气洗礼之下,这些心怀愧疚之人,对于浩然之气接受程度更加可怕,甚至坚定程度比寻常被称为‘清派’的官吏还要强上好几筹。

洪康一张俊秀的面庞此时满是愤怒的红晕:“这些该死的‘清派’!”

人口生意自然不是根深蒂固几乎掌握了南方十三州大部的赵家的重要生意,可是对于洪康来说这就是他在背后势力中拥有的地位证明,在康州之中他自然是一省都督,可是明面上很多东西必须束手束脚,对于官吏的拉拢还有背后侯府的供养,甚至是孝敬太子的金钱有多少来自这里!

毕竟这等生意虽然说出去天怒人怨,却确实是来现钱最快的一种了,而且几乎没有成本。

洪康将手中的抵报狠狠的砸在书桌上,一个坚固无比的实木书桌瞬间就被砸得四分五裂,可见他用力之巧之强,还有他这堪比大宗师的武道修为!

只见洪康来回走了几趟心中思及上次从赵夫人那里来的信封,到现在自己的窘境,对于洪易的怒火更是无以伦比的从胸膛中涌出。

可惜玉京和康州相聚距离不短,等信件到了他这里他让人回信商议办法之时,不过两个来回,洪易就已经消失在了玉京城之中,哪怕各地不时有洪易的踪迹显露他们的人最终也只能扑了个空,只能隐隐从路线上看出洪易是从北到南的路线,目标更是直指大乾南方十三州。

洪康到底是一州之长,掌管康州多年不说手下如铁盘一块,底下风吹草动他亦是能迅速得到消息,心中狠决之气一闪而逝,既然如此‘捕蚁人’不能再留了,否则只会越来越麻烦!

为求自保洪康这个作孽无数之人马上就决定了自己手下无数卖命之人的生死,只怕这些作奸犯科的人到死也不知道为什么缉捕司这么容易就抓住了他们,甚至就连审讯也不用直接就地处决,明面上是说此事民怨太大必须及时处理安抚民众,实际上就是为了杀人灭口剪处干系。

可惜下手快速的洪康也没有料到拥有才气之人暗地里拥有玄妙的通信方式,作为亚圣和浩然丹心的洪易更是可以借着天地授予的权柄联系所有才气之士,自以为天衣无缝的洪康不知道自己的罪证早早已经被洪易还有南方清派一干人等掌握在了手上,只等洪康狗急跳墙做出激进之事,甚至将赵家这个土皇帝也拉入水。

只叹这洪康自以为心思缜密,心性果决狠辣不留手尾,却在心思百转更甚他无数的拥有才气之人手下被算计的死死的,甚至不是他下手太过于狠辣将几个拥有才气的读书人绝杀,这些人也联系不到‘捕蚁人’和康州总督之间的关系,只可说自作孽者不可活!

其实早在几个拥有才气之人被击杀就有人建议发动雷霆之力将总督府和洪康就地缉拿审问,不过一个是洪易还未到康州地界,他们人手没有可以对洪康进行缉拿的权力,毕竟拥有才气的人只能协助洪易而不是行驶洪易的权力,另外一个也是有人看出了洪康背后可能涉及的力量,那是掌握了南方十三州势力的大罗道派和它们背后赵家。

一个不好就是要和赵家背后的武温候府对上,虽然这些人深信洪易不会因为血缘关系对洪康所作所为视而不见,可是一旦公开和当朝太师作对,就不止是他们现在这样小打小闹可以简单应付了。

是的!他们这样在整个大乾掀起轩然大波在这些读书人眼里只是小打小闹。

远离中枢几乎不触及军队,这样的政治上的改革甚至清荡,历朝历代屡见不鲜,只是因为这一次有了天地号令,更为彻底,有了才气加身日后这些肮脏的事情也几乎不会再出现,所以显得特别浩大,其实仔细一想不就是多少年来政治改革的那一套么,只是主理者不是皇上,大义名分更是不在朝廷而已。

可是一旦和当朝三公对上,那就是动荡朝局了,不过他们这些读书人因为天地大变早就做好了献身的准备,哪怕是被尊为亚圣的洪易也早已经有了死志,不为情动不为义折,公道在心天地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