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

在每次创作之前,了解故事背景、搜集资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些知识在课上老师不会细讲,因为讲不完,只能靠平时一点一滴累积起来。

纪宁宁打算以《挽歌》为例,针对民国时期做建筑风格等方面的研究。

资料都是现成的,秦导的书房里随便找就是。

除此之外,她很幸运的受欧阳燕翎看重,得以前往她心心念念的省话剧团实习。

实习自寒假的第一个周末开始,从助理做起,直接参与老师们的舞美设计。

这对于她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纪宁宁抓住了,就不会辜负自己。

古镇那边,《挽歌》开机后就进入紧张的拍摄阶段。

有伍琨老先生震场,现场气氛好得一塌糊涂。

没戏时,老先生也会准时到场,带着年轻的演员们一起对戏讲戏。

期间有记者连续几天混进来,打算拍八卦周边搞事情。

没想到无论早晚,唯能看见大家小板凳围成一圈坐着,研究角色,互相揣摩剧情。

如是画面对于擅长煽风点火的娱记而言,就很致郁……

这个小插曲的最终结果是:制片人唐景珩将两位记者当场逮住,左拥右抱拍下照片发微博——感谢探班!

秦识忙着拍戏,纪宁宁的学霸模式停不下来。

两人自12月后就没碰过面,偶尔想起对方也是发微信问候两句,佛系得连电话都不打。

于此情况,双方的亲友团各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