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刁钻古怪的性情,封德彝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官场沉浮这么多年,还真没碰到过。
好在皇帝性情大体上他是不会看错的,不然的话跟皇帝相处,他就该好好想想是不是该换个方式了。
当然了,一些细节之上还要仔细琢磨,比如说李渊喜欢听奉承之言,百听不厌那种,当今皇帝则不然,人家也喜欢听好话,但听着听着好像就有点不耐烦了,估计是怪你夸人的时候不用心?
好吧,这位揣摩圣意的工夫已做到了深处,很有点佞臣的样子。
……………………
不过不管怎么样,封德彝都办成了两件大事,萧时文,温大临两人都要欠他一个人情,哼,能够劝得皇帝举行祭天大典,也就是他封伦了,其他人说话都得被皇帝当做耳边风。
想到这里,封德彝不由颇为得意。
接着他又想到今年赏功之事,将有四人晋封柱国之位,李靖,尉迟恭,步群,还有张伦,除了李靖之外,其余三人都是战功卓著的军中上将。
等他们陆续还朝……封德彝想象了一下之后的景象,不由又暗自叹息了一声,那时有的朝臣们头疼了呢。
……………………
冬季的寒冷,并不能剿灭朝臣们火热的心,朝廷大策多已蓄势待发,有的人们忙碌,相比纷纷扰扰的元贞三年,大唐元贞四年将是另外一番光景。
有的人趁机上请皇帝变更年号,只要李破点头,估计也没什么人会反对,还会有些祥瑞奉上,比如雄鸡夜啼之类的,李破登基的时候就见识过了。
朝中的史官们正在修史,最让人头疼的是皇帝下诏把纪年给改成了公元,按照这个说法,大唐元贞三年就是公元846年,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顺着前秦始皇帝称帝的那一刻算起,将整个纪年捋下来,让历史的进程一下就清晰了许多,抹去了些历朝历代的个性特征,却简单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