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朝人开枪,顶多打断了几根树木。枪榴弹的破片可能制造了个别伤员,但应该不致命。他们逃了,我也没追击。”
尖兵来自某个特战大队,有夜视仪的情况下,打的非常节制。确认己方安全,他没有选择制造伤亡。
整个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五分钟。
又过了一根烟的功夫,冲出去的村民兴高采烈的回来,还抓住了几名来袭者。后者在逃跑时被灌木和草茎缠住了脚,于是被活捉。
来袭者穿着灰绿色的军装,脏兮兮的脸,装备的武器也烂的够可以。他们也就十七八的年龄,被村民抓住后哭的稀里哗啦,自觉要被处死了。
愤怒的村民将俘虏打的鼻青脸肿,要不是艾琳出面,非被打死不可。他们老老实实的交代了自己的身份,此次来袭目的,指挥者是谁,出发地在何处。
简单讲,这是一伙所谓的‘同盟军’武装,在山岭里构建了营地。他们自己不从事生产,靠武力胁迫周围的村寨供给。
这不是专业军人,名号都是随便起的。他们说好听点叫反政府武装,不好听就是一伙袭扰地方的土匪。
村里的烟田就是被他们逼着种植,收获的烟土也由他们进一步加工后卖出去。过去的走私销售路径是泰国,近十年改为卖到中国。
事情不大,在乱糟糟的缅境北方时常发生。
艾琳在电台里通报了这个信息,待在木姐的陆勋为此兴奋地哇哇大叫,“我在这里修理地球修的无聊透了,一个武装分子都没见着。”
陆勋在木姐镇弄了一大堆‘工程机械’搞开发,手底下汇聚了几百号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施工人员’。武装分子是铁脑壳才会去硬碰他的地盘。
“艾琳,那帮武装分子战斗力如何?”
“不怎么样。特战队派来的尖兵用重机枪扫了一波,再加一发枪榴弹就把他们打退了。”
“哦,那就好。把那几个俘虏给我留着,我马上派直升机把他们带回来好好审一审,说不定还有惊喜。”
艾琳答应了。
过了一个小时,‘黑鹰’飞过来把俘虏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