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课程的教学计划,都是参谋部统一编写下发的,也就是说河西试点的所有折冲府,都按照这一套在培养士兵。
在士兵教学方面,杜甫的工作就是督导考核这些教官,处理一些折冲府内部的事务。
甚至连这份督导工作,在折冲府也有参谋部下的宪兵负责,杜甫只需要在处理文件上签字确认就可以了。
杜甫很快认识到,这么一套体系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只要越王愿意,他可以建设更多的折冲府,批量的招募训练这样的精锐。
想到这里,杜甫才真正觉得陇右的强大,这份强大不是在于郭子仪李光弼这么一两个杰出的将领身上,而是这么一套能够精密运转,并且可以大量复制的可行模式。
杜甫也曾经想过,能不能在大唐关中也重建折冲府,和越王一样大量训练精锐部队?
但是很快杜甫就摇了摇头,这天下除了越王之外,谁也没办法这么养军了。
这折冲府的花费太大了!
杜甫是折冲都尉,折冲府的花销每个月都要报到他的案上。
可以说越王对于士兵的投入是非常惊人的。
所有的兵都是有俸禄的,这笔钱是陇右都督府直接发放的,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了。
折冲府不仅仅有军营,还有附属的五千亩土地,还有配套的农场。
虽然当时武威知州薛虎说了,这田亩和农场都是折冲府自营,分红都给士兵们。
可这五千亩土地的产出,也仅仅够士兵们自己吃,而农场的肉和蛋还不够士兵们吃,折冲府每个月还要从都督府写报告申请伙食费!
这段实际杜甫都在学习其他折冲府的经验,如何将农场扭亏为盈,或者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来补贴折冲府的收入。
这一切都是因为参谋部定下的超高的伙食标准。
参谋部要求士兵每天必须要吃三餐,早餐必须要有蛋或者奶,每天必须要有菜有肉,主食更是需要管饱。
这一千多个士兵的吃喝拉撒,花费的就是个天文数字了,更不要说每次训练的时候花费的钱了。
参谋部除了日常训练之外,还会进行火炮实弹和真实兵刃的劈砍训练。
杜甫也从账上看到一枚铁炮弹的价格,真的是“大炮一开黄金万两”。
如此恐怖的花销,让陇右在一个士兵的投入,比大唐对一个基层军官的投入还要高。
而那些有潜力的士兵,还可以被折冲府推荐,前往沙州的军事学院进一步的进修。
到底陇右在军官身上的投入有多么恐怖,杜甫就不知道了,但是看到那些教官的出手大方程度,就知道军官的收入和待遇肯定更高。
杜甫看着折冲府里年轻的脸庞,骑上马说道:“奉越王军令,武威折冲府一千兵前往武威城东新庄大营集合,出发!”
所有士兵都列队整齐,按照之前野外拉练的方案,开始向武威城外的新庄大营前进。
而陇右的其他折冲府的新兵,以及整训过的河西军队,都开始向新庄大营集合。
与此同时,新庄大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