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里说好了。这样大的动静,既然不是地震,……

我停了一下,然后轻轻的说。

最不好,总不能是岐山崩塌了吧,……

那个文书的脸陡然如死灰一样,颤抖的身子哆嗦的说不出话来。

禀,禀大人,……,就是,就是,……,岐山崩塌了,……

还有很多人听见说,岐山上飞起一只彩凤,向南边的封国地方飞去,……

当场很多人都哭了。岐山,象征了郑国五百年的基业,如今王道不振,毁坏殆尽,如何自处?

文鼎鸶的眼睛一明一暗的,仿若暗夜古庙中的风中烛火。

他看了我一眼,是呀,这里真的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呢,……

帘外的雨淅淅沥沥的下着,不大,可也未见停。今天下午在徐府折腾了一下午,后来还是文鼎鸶安抚了那些如惊弓之鸟的人,然后说要上奏郑王,隆重祭天。

手中一杯热茶,在这样的寒冷日子不但可以暖手,也可以暖心。这是子蹊送的仙子红,一年仅产一瓶的贡品,堪称绝品。我站在书房的大门边,宽敞的回廊就在我的面前,外面就是周府宽敞的花园。居高临下,更是别有风味。

自从那天晚上知道风毅已经走了,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说过话。每天在一种混沌的状态中沉默的看着周围的一切。子蹊总是陪着我,那个时候的记忆中总是他耐心的话语。后来他也不说什么,可是每天总是来,陪我坐着。他总是在我的面前坐着,他什么都不做,单是看着我坐着。他说,那一晚,我不但用剑毁了所有的藏酒,还差点自残身体,这让他很伤心也很担心。

后来,我慢慢恢复了,便在他的目光中静静的看着书。我不想说话,不想和他说,他知道,因为每次我总是可以从他的眼睛中看出让我也心疼的哀伤。每天晚上,他总是紧紧地搂住我,然后用他很委屈的声音不厌其烦的说着对不起。

子蹊,你可知道,这不是你对不起我,是我们之间间隔的东西太多,也太复杂了。我们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坦诚,所以,那些误会必定会存在。

正想着,就感觉子蹊拿了一件披风披在我的肩上,接过了我手中的茶碗。

永离,今天怎么样?我对三伯说了,要他给你多准备一些凉参,既可以补气,又不躁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