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这里弥漫着的浮靡,可我却一直了解这里。先王也曾带我来过这里。那是我刚成为翰林院编修的时候,有一天先王要微服出游也就带上了我。
风华楼设置弥乱华贵,不同于一般的阁楼,这里到处是浓艳,到处是花香胭脂香,神仙在这里也会迷失的。
记得先王在点的菜,那是别种特殊。用鸡脚上的膝骨下油锅炸的,再撒上椒盐,下酒特别的香脆。可一只鸡只有小小的两块膝骨,这鸡只取膝骨,剩下的就扔掉,当然钱是客人出的。做一盘这样的菜怕不废了几十只鸡。
永离,感觉如何,十年寒窗苦读圣人教诲也敌不过这里片刻的温柔吧,多少仕子都毁在这里了,……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及时行乐又有什么不对呢?
他说这话的时候是落寞后的讽刺,可还是迅速恢复了往日的雍容,对着身旁的一枝唐花牡丹说,名花倾国,卿错生了年代。
王,那是唐花。
我知道,丝娟做的。
只有苏州才可以做出这样的唐花,从苏州运来京城要花费不少。这些银子要是用在,……
我怎么又说这些,……
你去过南边吗?
不曾。
南边种水稻,那一望无际的稻田,绿绿的,很是好看,母后就是南边的人。
……
记忆中的事情很多时候总是在不经意中浮现,已经五年了,可相似的场景又让我想起了当年。我从来没有见过他意气风发时的情景,和子蹊相似的脸却从没有子蹊的神采飞扬。
俊美无铸的他,从来没有淡去的悲哀消去了他的风华,……
希望子蹊的脸上不会出现那样的伤感,……
子蹊,不知怎么,我突然想到了子蹊。是让那幅画扰的吗?
这样的时刻子蹊应该还在批阅奏折,去,看看他吧,因为我的伤,好久没有见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