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听了这话,半直起身子,凑过去在他三哥嘴上吻了一下,笑著说:“三哥你小时候也特别可爱,我看到的时候,眼都直了……”
那年长些的男子听了这话,微微簇了眉,心想初生的婴儿那里记得了事,只当他胡说,可被连城轻轻一吻,心里不知道为什麽,也是一阵感动。
两人无语的对视了一会,终於紧紧握起双手,十指紧扣,男子认真的看著自家弟弟,伸手将窗帘彻底拉拢了,说:“睡吧,明早还要早起。”
连城认真的在黑暗中辨别著身边的人。
有些事情,十年,百年,千年,都是不能忘,不会忘的。
找到你,然後抓住你。
室内一片寂静,黑暗中,两手相牵,抵足而眠,一夜无梦,直至天明。
─end─
第十二章 番外-尽余杯
夜半时分,忽然降下一场鹅毛大雪,男孩清晨推门的时候,费了半天的力气,才把那道木门推开,堵在门後的积雪簌簌地扫向一边,露出外面白茫茫一片的校场,两侧糙垛在一场夜雪过後都变了颜色。
他费力地跨过门槛,在齐膝高的积雪里大步走著,一路来到兵器架前,用力地摇晃起木架,把积雪抖落,冻得通红的手在袖筒里暖了一会儿,又继续拍著箭靶上的残雪。
男孩忙活了半天,才停下来喘息一会儿,嘴里不时地呼出白气,抬眼望去,大雪初霁,日头无遮无掩地挂著,空旷的校场上,满目银白,晃花了人眼。
无边无垠的积雪中,他走过的那道足迹还留在那里。
男孩往冻红的手上呼口暖气,用力搓了搓,回过头张望一阵,绕著兵器架踱了几步,嘴里不断地呵出白气,架子上cha著枪、戟、棍、钂、大刀、长斧,另有各式钺、铖、短刀、匕首、剑、金钩裹在牛皮鞘子里,悬在架上,只露出手柄。
他转到木架後,拔出一把匕首,用的力气大了些,木架上的兵器登时摇晃起来,钢刃上寒芒交错,比茫茫雪色还冷上三分。
男孩正怔忡著,忽然从晃动的兵器间,看到一个人的身影,那少年比他年长四、五岁,发如墨染,在脑後胡乱束成一股,一身蓝色长袍,巴掌宽的白银滚边腰带紧紧勒著腰身,似乎并不怕冷,踏著雪走到校场中间。
男孩这才看清他腰带上cha著一把长剑,他走一步,剑上的佩玉长剑穗就晃一晃,多看几眼,就情不自禁地从兵器架後绕出来,没等上前,校场入口已陆陆续续来了人。
为首的是李凌云,领著几个亲信,看见男孩,只是一笑:「四弟也在。」说罢,就转身指挥亲信铲起雪来。
约莫一顿饭的工夫,校场上已清扫出一块空地。左右人已经到齐,放眼一望,摩拳擦掌的大多是和李连城年纪相当的毛头小子。
场边铜锣一响,就两人一组在场上比试起拳脚。
李连城的对手比他高大得多,在场上没几拳他就败下阵来,整装再战,又被打得鼻青脸肿。气喘吁吁地一抬头,忽然看见那个蓝衫少年还站在场边,双手抱在胸前,宝剑斜挂,一双亮如星子的眼睛漫不经心地在他身上掠过。
李连城心里一阵惶然,好不容易挣坐起来,场边铜锣又起,第一轮比试胜负已定。
见身边的人都一哄四散,李连城也挤到铜盆前,用手掬一把清水,把脸上灰尘洗了。接下来长短兵器、骑射比完,仍是连连惨败。
正呆坐场边的时候,忽然听见李凌云轻声道:「你要下场?」李连城情不自禁地跟著声音看去,只见之前的那个少年已走到场边,把长剑挂在兵器架上,换了一条木棍,踩著垒起的沙袋跃入场中。
李凌云令旗一挥,几十个愣头青都聚到场边,那蓝衫少年将长棍背在身後,绕著校场走了半圈,忽然长棍一指,点著先前与李连城第一轮比试的人道:「你,下来!」那男孩倒也痛快,从兵器架上取下一柄单刀,一跳下场,少年长棒一伸就在他手上轻巧一敲,男孩一声惊呼,单刀已掉落在地,慌忙捡起来,刚用双手握牢,少年长棍便压在刀刃上,左手握住棍把猛地一送,戳中男孩上臂。
男孩吃痛往後退了三、四步,抡刀再上的时候,棍身已穿过刀背上的铜环,轻轻一撩,单刀就脱手飞出。
男孩捂著上臂,正要抱拳认输的时候,忽然听见蓝衫少年道:「再来。」咬牙刚挥出一拳,长棍已拍在手肘上,登时痛呼一声,收回手去。
李连城看得眼睛发亮,站在人群中,一个劲儿地跟著叫好。男孩正要再上的时候,那一条长棍已闪电般地拍在肩、臂、腿弯上,力劲短促,又是一扫,落在腰间,见那男孩站立不稳,这才再度将长棍负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