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页

“奶奶!爷爷!”含着哭音的奶声叫钱氏心疼如麻,抚顺着小山的头顶哭哭笑笑的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小山不用在受苦了!”钱氏心情激动,压根没注意到儿媳的异样,况且她也不是刻意要抹去一路上儿媳照顾儿子和孙子的辛苦,她所言的吃苦,只是单纯的表示路上奔波苦,即便路途再通畅也远不如在家幸福、安详。恰恰是一份祖孙情罢了!

可田氏疑心病重,她是认定了公婆不重视她的儿子不重视她,若非迫不得已,她是真真不愿意寻到武家。

“行侠啊!你们怎么才回来哪!”武天辛拍着乖孙的背,双眸注视着武行侠,说不出是责怪还是担忧。小山是他的长孙,他哪有不疼不忧心的,怪只怪儿子没本事,耗了这般久才找到家。不像是二弟,二弟是为了甩掉江家人才差点转了半个大唐,后来是认识到赖皮赖脸的江淮才是不会罢休,方才不甘的归了家。二弟是有情可原,行侠哪?这一年到底去了何地?有没有遇到危险?

武行侠目光愧对的看了武天辛两眼便垂了下去,见全家人都巴巴望着他,一时没注意到媳妇的眼色,实诚的说了实话。

“当时走散了,人生地不熟的。我们一时也不知该去何处!”他顿顿,见中堂有丫鬟和小童奉茶竟是一时恍惚,想来是没料到家里买了下人。

“然后呢?”钱氏急切的问,用手摸着小山的脸蛋,看见上面的坑点又是心疼一番。

“我们便避开有灾情的地方走,后来一打听,距离平吉镇已经很远了,蕙兰又分外挂念娘家,索性我们便返回了老家!”

“亲家还好吗?”武天辛关切的问。

田氏脸色阴霾的垂下头,这番表现明显让武天辛误会了,他皱皱眉,放缓声安慰道:“逝者已……”

“爹!田家没事!”武行侠赶紧打断自家爹的话头,没看到他媳妇脸都青了吗?爹也是,怎得不问清楚乱猜测。随之见他爹尴尬的轻咳两声,他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们本来想小山还小,就在蕙兰娘家住下,免去奔波受累,等到小山大些在来找您们。”

钱氏一听到此,表情紧绷了起来。这是打着不回武家的想法了!她的儿子她清楚,随他爹对媳妇耳根软,要不绝对不会想依靠老丈人过活,这必然是田氏对他们还有隔阂哪!

第一百七十四章、不同

s:啊啊,才发现没有存稿了,抱歉大家发晚了些,我会努力存稿,放心!还有谢谢打赏和送月票的各位,鞠躬!

武行侠和田蕙兰赶回老家县上,可惜县里早已不复往昔繁华,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破烂不堪。房屋倒塌,居民失所,等到武行侠日夜奔波找到田氏的爹娘,两个老人饿到面黄肌瘦,缩在破庙跟灾民混在一起。

因为县上受灾,别说衙役就连知县老爷也在睡梦中死去,朝廷上直接派来了官兵,像是田氏她爹本就是年岁大的官差,自然得不到空降知县的重视,虽是凑巧保住了性命,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全靠着官府放粮勉强度日。

他们不是没想过投靠姑爷家,实在是周边遭灾严重,据说附近村、镇上荒凉一片、渺无人烟,只怕是比县上还不如,他们那姑娘和乖外孙想来已经离开人世。

两个老者混混沌沌竟然幸运的挨过隆冬,挺到了来年。最后在好心邻居的帮衬下盖了间茅草屋,等到官府不再放粮,他们便到附近山野采食野菜等饱腹,每天光是赚些散碎铜钱就劳累不堪,自然歇了背井离乡去寻亲的念头。

所以当武行侠找到两位老人时,老人的眼中充满了希望,而田氏望着那摇摇欲坠的茅草屋自是绝望透顶。没了安身立命的房屋,她就没办法强行劝阻武行侠留下来,不留下来……

在田氏的心里,武家就是龙潭虎穴,武暖冬就是能吃了武山河的妖魔。

她对武暖冬的怨恨,已经从偏见上升为不能推翻的魔障,苦了自己的同时更苦了武山河。

没有留下的借口,几人休整了一段时间便重新出发了,沿途错过了瘟疫大爆发和封城,却是走走停停耽误了不少时日,最后在玉林巧遇到郑。搭上马车,一行人连夜赶路回到了平吉镇。

“那亲家呢?怎么没跟着回来?”为人父母武天辛并不觉得儿媳妇特意折回去把她爹娘接回来是错的,当初天灾降临让人措不及防,以至于不能及时的通知亲邻、旧友。这是全家人心里的遗憾。如今儿子把他岳父和岳母接来,他只会觉得庆幸,没什么比大灾过后还能见到旧识更好的了。

钱氏将武山河放入武天辛怀里,迫不及待的站起身:“我去把一层收拾好了,腾给他们住。他们年岁比我们稍长,上下楼远不如我们方便。”

“娘,无需!”武行侠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顾及到岳父他们不适应村里的生活,所以我管郑爷爷借了些银两,给他们在平吉镇买了栋房子。”

钱氏眉目微蹙,转身坐下,轻声问,“那你们也要住到镇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