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制糖法收藏在少数商家之手,比如皇商梁家、大商徐家等寥寥几户。
而且此时的沙糖并不等同于现代的细砂糖,它们颗粒较粗大,不好融化,像是凉拌菜、糕点等一些食材中并不适用,也导致很多美味因这些限制不能制作出来。
武暖冬要做的就是细砂糖和绵白糖,同时也等于开辟了很多新品种美食的出路,让盛唐的饮食更近现代一步。一想到很多久违的美味,武暖冬干劲更是十足了。
甘蔗已经成熟了,制糖工具便不能忽视的提上日程。
现阶段制糖还是需要保密,她一家获得制糖新法对于市场冲击不大,若是太多人熟知,大批新糖入市,不但对武家有损,那几户大商之家也不干哪!
到时倒霉的无疑会是他们武家。
所以武暖冬在打造制糖工具时,很是谨慎,也多了几分麻烦。
大件,如铁桶一类的,在钦州城附近的小镇打造,而复杂零碎的关键零件则由钦州城的打铁大师来锻造。
之后到别的镇子交叉着拼装,装好了,其他铁匠也猜不出是做什么的,即便猜出用途,某些精细零件也是他们打造不出来的。
就这样反复折腾,不合格的重新打回修改,等到全部到位又过了半个月,那百亩甘蔗又熟了一茬,下人们几乎快忙不过来了,田地收成太好,不光是甘蔗还有草药和粮食,夜夜,终于在十天后都收入大库房和空余的下人房里。
药材炮制由药农一家负责,药农东老带了几个下人小娃为徒,用的是井水和武家‘炼药秘方’,罗掌柜收了两回,次次满意而归。
药材和果蔬在村里的轰动不算大,毕竟他们不懂种植也就不觉得有甚稀奇,倒是水稻的种植方法引起村里人的注目。
这鸭、鹅往洼地里赶也就算了,它们粪便能肥田,怎得连些鱼蟹也住进了田间里。
第一百二十三章、上门
程子境归家时,正好赶上武家预订的大批水生动物到了货。
膛目结舌的看着武暖冬指挥下人和她爹将这些活蹦乱跳的活物倒入灌满水的洼地里,瞬间长得绿油油的高苗间流动着鱼蟹,好不热闹。
“这……这放在一起,还不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蟹吗?”站在田垄上,程子境有些心急的说:“暖暖,把它们捞上来吧!要不你家的苗苗全毁了!”
“傻二二,你看,鱼有鱼道、蟹有蟹路,我并没有放到一起。我这里养的全是河鲜,和你家的海鲜大为不同,各有风味,以后给你家泰和楼添新菜。”武暖冬笑眯眯的拍了拍他的胳臂,“它们还小,为了防止它们争斗,暂时先分开养。洼地里的浮游生物够它们食用的,它们的排泄物是酸性的,能中和田里的咸碱性,荒田慢慢会变成肥田。”
“它们啃嫩苗怎办?”程子境还是忧心忡忡,他是根本没听过此法,若是不行,武家还不赔大了。赔了不怕,泰和楼最近火热,程家布坊的妆花缎布料也将面市,赚到的钱足够缓解武家的危机,就怕武家人埋怨暖暖,让暖暖失望伤心。
“苗扎根深又长了一些和野草不同,鱼蟹能分辨,况且田里浮游生物滋生,有肉谁还吃素哪!”武暖冬丝毫不担心,“等到鱼长到一斤以上,它们便能混居了,这样螃蟹能将新生的小杂草剪碎,自己吃不完的鱼吃,省去人工除草的时间。”
“不对,不对!”程子境想到什么赶忙摇头,“还有一种草不行,那草太硬,螃蟹剪不碎。我家每年除草都要费不少的功夫。”
虽是不懂浮游生物是什么,但是能肥田和除草他是明白的。只是程家水塘有一种草很顽固,似乎螃蟹也无可奈何。“叫什么来着!”程子境很少上田间,一时想不起来。还是后面的程管家提醒。
“少爷,是稗草。”
“这种草长得像是水稻,实则是最害粮食的,是不?”武暖冬哪里能不做全功课。小手一指,颇有气势的横扫一片,“那些鸭仔鹅仔的,就是为了对付它们。”这种草小时和水稻一样,等到长成。杆也老了,而且它们生长极快,易活,通常会抢夺水稻的营养。等鱼蟹认出来为时已晚,因为咬不动它了。但是鸭鹅不同,若不是附近没有卖大雁的,养些大雁也不错。到时矮草鸭子吃,高草鹅吃,粪便照样肥田,一举多得。
武暖冬跟程子境细细讲着。←百度搜索→遇上程子境这种五谷不识的主,纯属是想多听听暖暖说话、陪陪她而已,倒是程管家一双老眼越发的亮了,自是明白其中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