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啧,咱村里还是第一回见呢。”
“我闺女出嫁的时候能有一件已经偷笑了。”
“可不是,这会儿培敏可出息了,比起人家她那考上大学的堂姐看得到摸不着的前程,她可聪明多了,要知道抓在手里的才是自己的。”
“那倒是,书读得再好还不是终究得嫁人,还嫁到上泸去,那边还不知道是个啥情形呢。”这明显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
“他婶这话可说错了,人家以后就是城里人了,哪能是培敏这个嫁村里汉的泥腿子比的?即使是嫁了个军人还不得自己出工干活?”虽说是反驳了前者,似乎为杨培琼说公道话,但还是透着一股酸话,只不过这对象换成了杨培敏。
杨家人也不管那些酸话、虚伪话,总之一家人欢欢喜喜地把聘礼接了下来。
杨奶奶携领着一众儿孙聚在杨大海家里,杨大江家只他跟两个儿子过来了,孙梅母女三人并儿媳妇都没有过来,杨培琼对外说是身体不太舒服,但大伙都心里肚明,前几天闹出的事还历历在目呢,她应该是没那个脸出现在大庭光众之下。
杨奶奶脸上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菊花,拉过杨培敏的手,不住地说,“敏敏你可是熬出头了,有出息了……”老一辈的想法大多数都是觉得女孩子最好的前程就是嫁个好人家。
这沈宜光条件似乎让杨奶奶很满意。
她看着杨培敏的眼底脸上都是满满的慈爱之情。
“沈家看着是个好的,你以后可要好好孝顺沈家两老……你爹娘也能放心了……”叭啦叭啦说了一通。
杨培敏一一应了下来。
杨奶奶满意地拍了拍她的手背,对屋里的其他媳妇侄媳妇道:“我这个孙女也是个乖巧懂事的,这下我就放心了……”
几乎是把杨培敏之前不好的名声扳了一半回来。
她心里不由对杨奶奶肃然起敬,老人家很有生活智慧呢。
正说着话,原主的姐妹陈三妹又来找她了。
不过杨培敏对她观感平平,只不过在人前也不好表现出来。
“敏敏恭喜你了。”陈三妹坐到她身边来,小声道:“沈家家境真好,你以后可是享福了,别忘了我们这些小姐妹啊。”
杨培敏笑笑。
“你都有好归宿了,咱们年纪一样大,我娘也准备着手给我相看呢。”陈三妹忧愁地叹了口气,看杨培敏并不问她叹啥气,她不由又自个接上话尾,“你也知道我家里的情况,我姐她们嫁的都是出得起大聘礼的人家,来贴补家里的兄弟,但她们嫁过去的日子并不好过,但这些我爹娘都不会管的,所以我自个的婚事也是能预见得到是咋样了。”
“你就好了,爹娘都这般疼你。”这是充满羡慕的口气。
杨培敏倒是看了她一眼,纳闷地道:“难道你不同意,你爹娘还会绑着你出嫁不成?”
陈三妹摇头,“那倒不会,但是那样就会跟爹娘起嫌隙了,以后你嫁到婆家,受欺负了,还不得指望着娘家兄弟出头?”
“那你不是说,你姐们现在过得并不好,家里也不出面吗?”
陈三妹噎了噎,再次叹了口气,再凑过来了点儿,“唉,敏敏你不知道的,这里面的事儿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