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页

领导看着陆毅说道:“我关注过你的研究计划,航天发动机项目是你下面的卫鸿教授负责,核聚变反应堆小型化和材料的研究是马普实验室过来的鲁珀特跟胡枫教授在主导跟进,接下来你除了和张晴教授一起研究空间引力波外并没有其他的研究计划。

我没有干涉你研究计划的意思,不过我咨询过相关人员,就算我们人类再怎么高速发展,引力波在数十年内也只能是理论研究。

当然引力波代表了未来,哪怕是理论也是很重要,不过现阶段我们是在高速发展期,那应该把更多的力量集中在实际应用上,引力波的理论研究暂时交给张晴张教授也没问题。

火星探测这件事情说不重要也可以说不重要,说重要那也可以说很重要。

它并不单是火星探测这么简单,这个计划可能会涉及到整个文明战略,甚至真要遭遇外星人,还涉及负责和外星文明怎么交流。

你是国内科学领域的领头人,也是对文明社会制度了解比较深的科学家,这样的计划交给你是最适合的,真要换成其他人我反而不放心。”

“领导,您不用这样给我戴高帽”

听到领导这番算是政治话术也算是推心置腹的话,陆毅感觉有些架不住,思考了几秒钟问道:“我想确定我们人类对外星文明的态度想法是怎么样的?”

“人类对外星人的态度经历过多次转变。

数十年前人类刚发现外星文明可疑线索的时候,当时整个人类也只有米国和苏联有实力发现外星文明的线索。

当时老米的思想是认为随科技的发展,能量和物质的分界线会越来越模糊,到时随便一个无人星系的质量都足够一个文明消费许久,这样我们和外星文明也就没有实际性的资源冲突,那文明交流的收益会大于文明战争的收益。

所以那时候的米国一边展开对太阳系的探索计划,同时也在探测器上面装载了各种向往交流的信息,想要以此和外星人交流,得到外星的帮助好让自己的发展能更加快速。

旅行者1号上面搭载了人类55种语言以及其他信息的唱片,包括旅行者2号上面记录了人类信息的金属片,甚至其他探测器上面类似的物品都是出于这个思想搭载上去的。

米国的这个行动持续了十年,前后发射十几个相关探测器,他们幻想中的外星人交流也都没有出现。”

看的出来领导对这件事情很重视也关注了许久,不然这么详细的资料和专业的话语应该出自一名专业人员,而不是一名文明执政者。

“近十年都没有消息回报,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米国也就终止了外星人交流计划,不再期盼外星人的交流帮助,同样后面我们发展起来得知了这个情况也没有进行过相关交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