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个计划不适合跟张晴和林梦说,或许李雅珊看出来大概,但也没有点明。
至于保密,核聚变联合会议结束半个多月了,他的身份在有心人眼中根本就不是秘密,那也无所谓曝不曝光。
他可没忘记系统的任务要求是帮助人类文明突破科技屏障,带领文明走向星空成为星际文明。
但如果一直这样低调研究,只会埋头苦干,那这个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
第101章 最后的难题(15)
“陆陆,等离子体排废气中氚回收和氚氘元素的供给,以前在托克马克装置就已经有研究。
现在他们根据我们提供的仿星器参数已经对这份技术完成改进,可以在仿星器上进行实际试验。”
两个月后,张晴和林梦已经成为了陆毅的助手,在陆毅的安排下进行一项项课题的研究突破。
不是她们的研究能力不行,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科学家潜力太高,更多的天赋集中在研究上,对如何总控安排这么大的项目反而不能处理的太好。
“张晴组织人员启动仿星器进行”
陆毅抓了把已经长得有些长的头发,注意力从一份项目总进度报表收了回来,说道:“算了,把等离子体温度提高到980万摄氏度,然后导入氘氚还有氦进行实际的模拟试验,验证氘氚回收和再供给。”
刚想说让张晴实际进行点火聚变试验收集数据,但想起现在仿星器的内壁材料还没有更换,一次点火聚变试验后第一内壁几乎就是半报废状态,又改变了这想法。
温度980万摄氏度,那氘氚还不会发生聚变,不会有中子辐照产生对还没更换的第一内壁造成严重损坏,所以能省一下材料。
两个月时间,无数次试验收集数据产生的材料消耗,800亿经费就已经花掉了快300亿。
这个恐怖的花钱速度让徐莹每周拿财务报表过来都是满脸的钦佩,上面安排的两位协助管理人员则是止不住的心痛。
当然,这些钱花的都是值当,可以说到目前未知,核聚变示范堆大部分组件的技术都达到了标准,只待最后几项试验完成就可以确定最终方案,开始核心区域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