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单单实验室的地皮就能吓死你,各种材料也差不多是左手倒右手的价格。
再有研究可控核聚变经费重要,但人才更重要,而对国家来说人才成本就是那不算高额的工资和几个奖项。
“王院长,除了物理专业这边我需要一些人,你跟东校园的材料专业那边熟不熟?”
“材料?”
王院长愣了下,说道:“这不用熟不熟,你说一下他们巴不得过来了,不过你要的材料博士生我不建议在我们学校找,你可以考虑清大或者上京航天这几所学校。”
“能我们学校还是我们学校吧。”
陆毅摇摇头,中大的材料专业是有点儿水,但他招人不看专业排名不看成绩,科学家潜力高态度没问题那就行,这样从中大自己的母校招人无疑比较省事。
“不,我还是建议你对所有高校公开招聘,等离子体湍流数学模型构建出来了,现在仿星器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算是材料问题,这马虎不得。”
并不知道陆毅招人准则的王院长还是不赞同,说道:“你可以公开招收简历,初步筛选通过了再让他们过来面试。
甚至物理、数学相关专业的研究员你都不应该局限于中大,依照你目前在学术圈的名气声望,招收高质量的人才已经没问题。”
对可控核聚变,王院长就算主研专业不同那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在等离子体湍流数学模型构建出来后,仿星器的工程难题本质上其实就是材料问题。
超导材料的导热性越好,超导临界温度越高,那相应的工程难度就会更低,离实现商用化就越近。
一个由自己学院学生投资,自己学院学生负责研发的仿星器项目,不管是于共还是于私,他都陆毅能有更好的条件把这个项目实现了。
“那行,那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我们学校吧。”
陆毅点点头,突然话锋一转说道:“不过王院长,我和张晴还算是中大的学生吧,这样貌似你还欠我们一个教授和一个博士。”
做为可控核聚变的等离子体湍流难题,解决掉这个问题,原本就已经是博士的张晴有资格生个教授,还是本科生的陆毅凭借参与也能升个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