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页

此言一出,贾秀芳两眼放光,忍不住拍手称秒道:“盟主此计,果然妙极!若想图谋大事,这龙虎之地,确实不可久留。”

聂铮点了点头,淡淡的道:“龙虎山脉,虽然山高林密,地势偏僻险峻,但终究是无根之土。若是只有区区几百数千人马,在这龙虎山内,倒也能够存活下去。但目前形势大不相同,龙虎群山结盟之后,人马瞬间暴涨至数万,单单是这些人的日常粮草消耗,都是一个无比严峻的问题,如若咱们不思退路,继续留在龙虎境内,迟早人心不稳,暗藏祸乱。”

对于聂铮所说,贾秀芳极为赞同,“盟主言之有理,龙虎结盟之后,看似风光团结,实力暴增,但实际上这数万人马的粮草消耗,都是一个极大的隐患。这龙虎之地,山石众多,贫瘠枯寒,根本就难以种植稻麦、自给自足。再者龙虎山周围的州县,都不是盛产粮草的富裕之地,以后数万人马一旦缺粮,只怕有钱都无处购买。如想长远发展,只有按照盟主所言,远离龙虎山脉,另谋他处。只是不知盟主心中,是否已有合适的地方?”

说完,贾秀芳深吸一口气,目光期待的望着聂铮,想再了解多一点他心中的计划。

面对着贾秀芳期待的眼神,聂铮缓缓端起茶杯,陷入了短暂的思考。

微微沉吟片刻之后,聂铮看着贾秀芳,道:“秀芳,这大宋的疆土边境,你身为读书人,应该比我更清楚才对,你觉得,假如咱们这几万人,若是离开龙虎山脉,该去往何处发展比较合适?”

听闻此言,贾秀芳双目中精芒暴涨,一字一句的道:“南渡沅江,攻占安南!”

第110章 称雄大计

“安南?”

聂铮眉头一挑,道:“这是又是什么地方?”

面对聂铮的询问,贾秀芳微微沉吟了片刻,紧接着,他便将关于“安南”的一些详细信息,告诉了聂铮。

安南,与沅江隔江相望,位于大宋的西南边境,原本是朝廷边疆的一处偏远郡土,内设五城二十八县,和外族土著部落“大越”相邻交界。

“大越”以前一直都是大宋的附属藩部,年年都进贡朝拜。

但是在二十年前,大宋国运衰落,奸臣当道,朝廷昏庸无能,导致内乱不断,外敌四起。

于是乎,那“大越”部落的酋长桑康,便趁机与朝廷断绝往来,在那湄河北岸,建立“大越国”,自称“大得胜王”。

由于交邻的宋土安南郡,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桑康忍耐多年的狼子野心,终于彻底展露了出来。

桑康建立“大越国”后的数年时间内,曾经先后多次派出部族联军,强行闯入安南郡地之内,疯狂的对当地的汉人百姓烧杀抢夺,奸淫掳掠,简直  金锭全部重量:42120克。,比那马匪还要可恨。

这帮大越土著,对待汉人如同猪狗,手段之凶残,行事之冷血,简直丧尽天良,令人发指。

由于大越土著屡屡侵犯,朝廷便下令让安南郡府,集结招募十万兵马,前去征讨那帮大越外寇。

结果,安南郡府临时拼凑起来的十万兵丁,哪里是那些阴狠狡诈的大越土著的对手,当场,就被那帮凶残的大越土族联军,杀的丢盔弃甲,死伤无数。到最后,只剩不到三千残兵败将逃回安南,朝野为之震惊。

大越击败了朝廷派去征讨的十万兵马之后,桑康的野心,空前暴涨。因为,他突然间发现,原来这看似强盛的大宋王朝,却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就在桑康击败了安南郡的十万兵马之后,没过三个月,他便集结大越十二部族,亲自率领五万部族精锐,横扫大宋南疆,屠杀大宋官员和兵卒无数,彻底的占领了安南郡,使其成为了大越国境下的领地。

桑康攻占了安南郡之后,朝廷雷霆震怒,先后也多次派兵前来攻打讨伐,但每一次都被桑康杀的铩羽而归。

再加上桑康借助着沅江的隔江之险,朝廷大军若想征讨大越,就必须横渡沅江。

但是,这群大越部落土著,不仅个个都擅长骑射陷阱,骁勇善战,而且他们的水鬼战船,更是威震南洋,令大宋的船队屡遭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