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上你的嘴吧!仔细被官老爷听见了,不给咱发粮了!”有人呵斥。
“是不是在户籍上的就能发粮啊。”又有人询问。
“是的啊,传话的官老爷们是这样交代的。”
闻言,方才发问的人捶胸顿足,“哎呦喂!亏大了!”这人前个月刚刚抱两孙女,因着是女娃儿,便不咋想养活,户籍啥的更是没去县衙办理,如今可好,直接少了两份粮。
“哎哎哎,你们快看,那边领了粮的咋还不回去?”朱婶儿眼尖,发现不远处手里已经领了粮的人依旧没有往回走。
“管他们呢,婶儿,你快往前走走,马上就到咱了。”后边的人催促道。
不多时,终于轮到了朱婶儿领粮。
“喏,我们家一共十四口人。”朱婶儿展开红布包裹,轻轻地取出户籍册子,小心地瞧着官差的动作。
“家住何处?”官差询问。
“哈?”朱婶儿张张嘴,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住在柿子胡同,就是大柿子树东边那户人家。”
“柿子胡同,柿子树东,男丁六人,女丁八人。”查验的官差在纸上记录着,又问道,“家里怎么谋生,可有人读书识字?”
提起这,朱婶儿眼睛一亮,语气里都是骄傲,“我家男人们都在纸庄上干活儿,造纸的,家里两大孙子都在学堂学过字的。”
“可以参加科举?”
“这没有。”朱婶儿脸上笑容僵住。
“行了,去那边领十六份粮食,一人二两,一共两斤。”官差挥挥手。
“谢老爷!谢老爷!”一听自家能白领两斤粮,朱婶儿脸上笑开了花。
将实打实的两斤粮食装进竹篮里,朱婶儿眉开眼笑,嘴巴恨不得咧到耳后根去。
“领好了粮先莫要走,去那边等着。等会儿大人还有好事要宣布。”称粮的官差嘱咐道。
“哎哎哎,晓得啦!”朱婶儿连连点头,拎着竹篮子颠颠儿地往旁边排队去。
长芦县西菜市口一派欢喜热闹过大节的模样,长芦县的府衙却是另外一幅场景了。
昨夜,秦朔率领着三千精兵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便长驱直入进入了长芦县县城。进城的第一时间便是包围府衙,拿下县令。
虽然遇上了一小股县兵的反抗,但是不过几息的功夫,那些县兵还未闹出大动静,便被捆成了粽子,嘴里堵上了木糠,丁点声音也发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