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音的父母六十多岁,看起来很老,一直觉得对不起自卖入宫的长女,即便全村人议论纷纷,两位老人依然拖着年迈的身子跑到城里给她置办嫁妆,回到家又去求村里最有名望的人为遗音主持婚事。
晚饭时分,遗音见父母没回来,便问弟媳妇。遗音的两个弟媳妇嫁过来时,遗音家里只能算一般,那时遗音还没穿到清朝。
后来在遗音提点下,又有银钱帮衬,遗音娘家这几年俨然成为村中种粮大户,后来又把家里最有出出息的孩子送去西洋学院,村里说闲话的那些人不乏眼红她家。
两个弟媳妇非常敬重这位长姐,虽然知道遗音在宫里不受重用,如今又嫁给一个小官,即便六品官员京城一抓一把,两人也替她开心,只要遗音高兴。
听到遗音的问话,就说,“爹娘出去有点事,我给他们留饭了,大姐饿就先吃吧。”不希望遗音担心。
可小孩子藏不住话,遗音的侄女只有五岁,没等爹娘说完就嚷嚷着爷爷奶奶去谁谁家里。
遗音不太懂这边农村的规矩,“去他们家干么?”
她弟媳妇见“事情败露”,便说,“爹娘想请老秀才公给大姐主婚。”
“啊?干么请他?”遗音说出来,猛一停顿,原主父母希望她风光大嫁?想通后遗音笑了,“大弟,去喊爹娘,告诉他们有人给我主婚。”
遗音的弟弟不动弹,先问清,“谁呀?”
以前家里穷的吃不上,别说读书习字,秀才公在他们眼里可以说是他们认识的人中最有身份的人。
遗音要嫁给秀才,当然请秀才公来主婚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