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只憋了一股气,知道定然是刘七巧故意喊了刘八顺在门口难为自己,想着自己一个大男人的,难为娶个媳妇还这样过五关斩六将,实在是到了最后一刻了,也顾不得那许多,便抛下了读书人的矜持,只笑着开口,说下了自己下联道:“春宵一刻万两金。”
刘八顺默念了一边杜若对的对子,问一旁的周琰道:“二少爷,这对子可贴切?还能凑合吗?”
周琰只默念了一遍,点了点头道:“若是寻常日子,这可欠了点贴切,不过今儿也就算了,没看你姐夫这一早来迎亲,就想着要进洞房了吗?”
杜若见玩笑总算是开完了,刘八顺从靠背椅上下来了,众人这时候才一并从王府的正门进去,往刘七巧住的蔷薇阁而去。
刘七巧在房里等了一会儿,便听见外面喜娘又迎了进来道:“新郎官马上就要到门口了,请姑娘盖上红盖头,从此红红火火。”
李氏听见喜娘这么说,只起身,从钱大妞手中拿着的托盘里面,将红盖头打开,遮在了带着凤冠的刘七巧的头上,只握着刘七巧的手道:“七巧,从今日起,你就是新妇了,以后要孝顺公婆、相夫教子,疼爱弟妹,知道吗?”
虽然刘七巧的头上顶着几斤重的东西,可这几句话,刘七巧却不得不点了点头。王妃也起身道:“七巧,过几日就是中秋,老祖宗去了水月庵斋戒,不能来给你送行了,可有几句话,她还是托我告诉你,你是个有福的姑娘家,如今能嫁得好人家,也是自己的福祉,只盼你不要忘了王府,以后有空多回来看看我们。”
刘七巧听王妃这么说,只吸了吸鼻子,一时却觉得有些伤感了起来,隔着红盖头握住了王妃的手道:“干娘,恭王府是我的娘家,我自然时时记挂着,我父母如今承蒙王府的庇佑,才能衣食无忧,七巧怎会忘了你们的恩情呢,就算是三日后归宁,太太若是不嫌弃七巧,七巧自然也是从王府的正门口进来的,绝不走这蔷薇阁的偏门。”
王妃也只忍不住落下了泪来,只叹息道:“说什么得王府庇佑这样的话,当年你爷爷救过老王爷的命、你父亲又救过世子爷的命、你救过我的命,我们恭王府欠你们家的,几辈子也还不清,你这么说倒是见外了。”
里头还正聊着,喜娘又进来了道:“太太夫人,这姑爷都在外头等急了,你们怎么还聊着呢?大喜的日子,快把眼睛擦擦干了。”
杜若正要进门,却又被周琰给拦住了道:“外面是你的亲小舅子挡着,里面可还有我这个干二舅子,这催妆诗也不来一首,就往姑娘家闺房去了,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周琰是今年新晋的举子,再加上他原本就出落的丰神俊秀,且又刚刚娶亲,脸上都带着春风得意的笑容,只在杜若面前一站,边上的丫鬟婆子们见了,只觉得这两人简直就是画上面下来的美男子一样。杜若心中叫苦不迭,只郁闷道:美男子何苦为难美男子。
周琰却是不为所动,只拦住了闺房的去路,等着杜若在门口作催妆诗。
众人这时候也都一起起哄道:“新娘子,催出来!”
杜若耐不住这群人的折腾,只扶额想了半天,终于吟了出来道:“三更乍醒五更起,明镜台前理罗衣,红唇已是最娇艳,且留双眉待人描。”
周琰见杜若已做出了催妆诗,便也不为难他,只将闺房的门给让开了,杜若亲自迎了进去,见刘七巧端然的坐在铺着红缎的床榻上,虽然红盖头遮住了她的容貌,可杜若却高兴的几步上前,恨不得亲自将她扶起来。还是两位喜娘给拦住了道:“新郎官还不出去等着,哪有自己来扶新娘的道理。”
杜若这会儿已经高兴糊涂了,也只能跟着喜娘说的做。送亲的队伍一路跟着来到了王府的仪门前,刘七巧没有年长的兄弟,便只让喜娘一路背上了花轿。大雍还有一个哭嫁的习俗,就是母亲送女儿出门,要在门口一路哭着出去。刘七巧原本的心情是很好的,可是李氏一开始哭,她也就心情郁闷了起来,顿时眼泪就止不住哗啦啦的落下来,只把脸上的妆都哭出了两条坑来,又不敢用手去擦,便觉得脸上粘粘的。
刘七巧刚上了花轿,绿柳就给她手里塞了一个苹果,听说新嫁娘去了婆家,是没东西吃的,据说是要等到晚上筵席结束,新郎官来房里揭红盖头的时候,才能有东西吃。刘七巧一想到这苹果是她一天的口粮,便觉得这苹果异常珍贵了起来。
杜家离恭王府不远,可是花轿走的比马车慢了很多,这一路吹锣打鼓的,速度自然是上不来的。刘七巧的嫁妆原本都是李氏预备的,后来因为当了王妃的义女,王府就在公中拿出了一笔银子,专门给刘七巧添妆用的,又有太后娘娘赏的东西、小梁妃赏的东西、再加上刘老爷从牛家庄送来的几十抬崭新的家具,刘七巧的嫁妆最后竟然也凑足了一百二十抬来。